叁
去年初秋,因山东大学讲学之便,得游山东半岛东端的成山头。高崖险岬、岌岌乎危临于黄海的风涛,有石碑焉矗于龟背,上刻“天尽头秦东门”六个大字,笔画圆润简朴,应为秦小篆体,乃李斯随始皇帝东巡至此所书。那是我所见的最早书法,深受震撼。我不相信在古罗马,比李斯更晚一百多年的文人如魏吉尔与奥维德,会在大理石上留下深刻的书法。在伦敦西敏寺的“诗人之隅”,石像栩栩,也不过刻名像座,绝无手迹。
改造后的石碑改用了康熙字体“天无尽头”
中国诗人的书法,不论是悬在现场或印在书中,都令我感到兴奋,似乎与仰慕的锦心更亲近了一些,不仅因为书法也是艺术人格的载体,更因为当时当场,诗人全神所注,尽在妙腕所施。因为诗成之后还可以沉吟修改,但是书成之后就一笔不易了。
苏轼游踪既广,题署亦多。六年前在乐山江边,拾级而上,仰瞻了他题的“凌云禅院”横匾,黑底金字,右书“元祐二年”,左书“苏轼题”。书法浑厚自在,但不如《寒食帖》潇洒,也不如《赤壁赋》凝练,想是经过匠人描摹之故。依我久读东坡诗文所得的直觉,他的书法似乎不应该那么浑厚,倒应该像黄庭坚的倜傥自得。
最令我震撼神往的,是李白草书的《上阳台帖》,除题款外只有四句:“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字则大小不拘,体则纵横所之,放敛随意。老”、“清”两字尤见雄豪,落款的“上阳台”三字也酣畅淋漓。这才是诗仙真正的老笔。
他如陆游的行草书《自书诗卷》,磅礡遒劲,有“大舸破浪,瘦蛟出海”之称。姜夔的书法人所罕见,但其《跋王献之保母帖》楷书谨严,秀气中透出潇洒。
至于杜牧的行书《张好好诗卷》,有“雄健浑厚”之誉,我看普通而已,并不能满足我对晚唐才俊的期待。
▲ 杜牧行书《张好好诗卷》(局部)
书法从篆隶而楷书,从楷书而行草,发展的趋势从繁到简,从典范到率性,从舒缓到迅疾,似乎一直在加速。今日印刷术如此方便,甚至到了网络泛民主的地步。书法的日常任务既被架空,遂有退居“绝学”或“绝技”之虞。但是换一个角度看,书道也就卸下实用的重负,索性唯美是务,变成一门纯粹的艺术。
END
监制:书墨林
扫
码
关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