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综艺节目,文化认同是内在逻辑

2022-10-20 12:42:06 作者: 文化类综艺节

  这些文化类综艺节目牢牢抓住文化与知识传承,不断强化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对观众来说,观赏这样的节目,也是在强化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一

  综艺节目一向是电视节目创新的重要阵地,这里有说学逗唱,有喜怒哀乐,也有知识观的传达与再造。当下综艺节目发展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文化类综艺节目中的中国文化特性得以不断张扬,“想象的共同体”得以在这个场域成立,最终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知识观体系输出,使得综艺节目走出娱乐“丛林”,走上一条风光无限的创新之路。

  1983年,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央电视台开播,节目编排开创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先河,引发了中国电视传媒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的重大变革。在那个时代,综艺节目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获得了充分的社会关注度,在娱乐大众、塑造生活方式、传递文明价值等方面均体现出独特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电视台节目制作能力显著提升,中央电视台推出《综艺大观》《东西南北中》《曲苑杂坛》等节目,丰富了综艺节目形态,使得综艺节目再上一层楼。此后,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把娱乐推上了巅峰,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把婚恋社会学大众化,电视台“得综艺者得天下”一度成为风尚。但综艺节目的繁荣,也一路伴随着相关各界的冷峻审视与批评,诸如“陷入娱乐陷阱”“趣味低俗”等评论声时有出现。自2011年起,“限娱令”推出,削减综艺节目的播出时长,在政策上对综艺节目进行调控。

  一方面,综艺节目经多年的发展已有其深厚的收视基础;另一方面,综艺节目制作的市场化使其生机勃勃,明星嘉宾和广告品牌都需要在这个平台登场以获取关注度。简言之,综艺节目早已在平台内容体系中不可或缺,它的持续创新与发展在底层逻辑上动力充沛。那么,在此时代背景下,综艺节目该如何良性发展?

  电视人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近年来,电视荧屏上文化类综艺节目蓬勃发展,口碑和社会影响力相当不俗,多个优秀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引发破圈层传播,“不但打破了文化节目曲高和寡的传统印象,也改变了以往娱乐综艺节目占据荧屏的情况”。在这份长长的答卷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语英雄》《中华好诗词》《中国诗词大会》《中国灯谜大会》《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中国礼·中国乐》《长城长》等节目各具异彩,展示了文化的美妙力量。创新设计、精心编排、生动演绎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成了电视综艺节目跨越“娱乐陷阱”的主力类型,也是综艺类型迭代升级的一个明证。这些文化类综艺节目依靠其深厚的人文价值底色、丰富的节目表现,赢得了观众的审美认可,并在建构知识观、普及人文与科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积极作为。

  二

  纵观世界范围内的电视综艺发展,最早的综艺节目是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的《德克萨科明星剧场》和《小城大腕》。在这两档节目中,演艺界明星的表演被引入电视,编导将镜头场景进行组合并加入解说,被认为是电视节目形态的一大突破,电视节目娱乐性的发展路径就此开始。尽管综艺节目在各国经历多次形态更迭,但直到现在对娱乐性的追求万变不离其宗,这使得综艺节目的创新性发展停滞不前。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近年来则努力走出了一条本土化道路,形态不断更迭升级,且找到了创新之道。2013年,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汉字英雄》等节目热播,掀起了一股原创文化节目热潮。随后,河南卫视《成语英雄》、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云南卫视《中国灯谜大会》等节目又接踵而至,分别以画漫画猜成语、古诗词记诵、猜灯谜等形式,生动展示传统文化的丰富魅力,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电视文化现象。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兴起,让综艺节目的内容不再停留在娱乐表达层面,而是立足文化导向、知识赋能。

  2013年,《关于积极开办原创文化节目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通知》发布,呼吁各广播电视机构特别是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学习借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的有益经验,不断迸发创造智慧,积极开办以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的原创文化节目,并对创作要坚持正确导向、体现文化品位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和期待。这个通知,成为推动文化类综艺节目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力。

  央视聚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通过“文化+综艺”的模式,持续打造以汉字、成语、诗词、民俗、相声、器物、文学为主题的新型综艺节目,广受好评,爆款频出。优秀传统文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不断被观众接受,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范围的扩大与传播效力的提高。2014年元宵节期间的《中国谜语大会》引发全民猜谜热,为期3天的节目吸引了2.8亿电视观众。2014年4月开播的《中国成语大会》邀请众多文化名人担任评判嘉宾,吸引了全国各地的500位成语高手参赛,在收视上战胜了众多明星娱乐节目……以央视为代表的媒体不断探索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之路,走出娱乐“丛林”,让“综艺荧屏上出现了一场不期而遇的文化风潮”,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三

  一个个爆款节目的背后,是以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主导的文化创新。把阳春白雪的文化类节目做成普通观众喜闻乐见的爆款综艺,背后是创作者对难题的挑战、对文化的致敬、对创新的探索。回溯近10年来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作形式,可见其创作理念与手法均呈现出鲜明的特征:知识观建构、传统与现代共存的平台创设、人文与情感交流的桥梁搭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系列“央视出品”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蹚出了一条新路,也给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提供了母本。

  这些文化类综艺节目牢牢抓住文化与知识传承,不断强化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对观众来说,观赏这样的节目,也是在强化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从《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在你来我往之中对中华博大智慧的“考问”,到《中国礼·中国乐》通过对礼仪流程的搬演以见中国作为“礼乐之邦”的文化血脉,文化类综艺节目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新兴的姿态传递给观众,承担起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山东卫视的《中国礼·中国乐》六期节目相继展示了中国的“相见礼”“婚礼”“饮食礼”“尊师礼”“成人礼”等传统礼仪。湖南卫视的《美好年华研习社》以“把有传承价值的东西变得有传播价值”作为节目宗旨,通过音乐剧、戏剧等多种形式,对先人留下的宝贵文化进行“青春研习”,表演后还设置了“答辩”环节,让观众在嘉宾与专家的一问一答中深入了解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