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自卯时报起 福由玉兔奉来

2023-01-23 11:13:00 作者: 春自卯时报起

  今年是农历癸卯兔年,人们将兔视为祥瑞,兔的文化寓意体现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版特邀考古学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民间美术研究者分享人们对于“兔”这一形象的观察和记录,一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编 者

  考古中发现的兔形象

  吕 鹏

  兔,属于哺乳纲、兔形目、兔科。兔和鼠的骨骼形态非常相似,从动物演化角度而言,兔鼠同源,安徽潜山早古新世地层中出土有安徽模鼠兔(兔的祖先类型)和东方晓鼠(接近于鼠的祖先类型)化石,表明至晚在距今6200万年前,兔和鼠已经“分道扬镳”,走向了独立演化的道路。

  我国现生兔科动物基本上全为兔属动物,俗称旷兔、野兔,共有9种,分别是草兔、云南兔、海南兔、东北兔、高原兔、华南兔、雪兔、东北黑兔和塔里木兔。我国还有罕见的粗毛兔属动物,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脚,现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中国还没发现穴兔遗存出土,可认为中国家兔是以传入为主。明代以前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于兔的大量记载。考古发现有兔苑、兔笼等约束兔子活动的处所和设备,但兔子主要是狩猎娱乐的对象,人类对兔的利用比较宽松,文献所载兔多为野兔。白兔在历史文献中是作为瑞兽出现,古人将其视为国泰民安、敬老长寿的象征。中国家兔大多在明代引入,以欧源兔为主,也包括亚源兔。

  我国古代饲养野兔的处所和设备主要是苑囿和圈笼。陕西秦汉上林苑作为历史上最大的皇家园林,其内饲养“狡兔”,用途主要是肉食、祭祀和狩猎娱乐。西汉梁孝王在今河南商丘营建了苑囿——东苑,史称梁苑,别称兔园。作为已知史料记载的最早出现的私家园林,其内豢养有各种珍禽异兽,其中,“走兔”是作为肉食和狩猎娱乐之用的。山东济南洛庄汉墓是西汉诸侯王级别的墓葬,编号为34号的大型动物陪葬坑中出土动物种属包括羊、兔、猪和狗。此外,还发现有2个木质兔笼,根据笼中兔骨骼凌乱等考古现象推测,当时陪葬的是活兔。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兔属动物数量较多。殷墟甲骨文中的“兔”字,识别的特征非常明显,一是无颈,二是有翘起的短尾,可见殷商先民对兔的形态特征非常熟悉。兔的前肢短,后肢长而有力,拔腿飞奔是它们的逃生本能,故“逸”字从兔,甲骨文本义为追逐兔子。甲骨文中有“冤”字,为会意字,字形为兔在网中,其本义同“罝”,《诗经》中有“肃肃兔罝”的记载,描述了在岔路口和密林中设置又紧又密的网以捕兔的情形。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旨在劝诫大众莫存不劳而获之念。“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生动描绘出野兔仓皇奔逃、撞桩而亡的场景。《礼记》中称兔为“明视”,形容兔眼大而明亮。《古今注》中记载“兔口有缺”,是对兔的“三瓣嘴”特异形态的描述。《战国策》中有“狡兔有三窟”之类文字,说明先民已知晓野兔栖居地多变的特点。南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段名句,也是关于不同性别野兔行为特征的观察和记录。

  兔的形象在玉石、陶瓷、青铜等材质的文物中时有出现。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凌家滩文化(距今5300年左右)玉兔饰1件,这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兔形玉器,玉呈灰白色,玉兔做昂首飞奔状,双耳紧贴脊背,后足抬起,尾巴上卷。

  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将兔与月相联系。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有神秘帛画,画幅左上方一弯新月拱围着蟾蜍与兔。隋唐以后,玉兔得以独享月宫并成为月亮的代表,诗词歌赋中常将月与兔相连,比如唐代李白的《古朗月行》,“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妇孺皆知。

  现在,中国探月工程举世瞩目,中国科学家把探测月球的人造卫星和探测器命名为嫦娥,把月球车称为玉兔。他们将美丽的神话变成了科学的现实,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好投诸中国乃至世界现代航天研究中。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俗吉祥物——兔儿爷

  周飞亚

  三瓣嘴,山形眉,手持捣药杵,身着金盔甲,背后一杆大旗,威风凛凛,身下的坐骑或是老虎、狮子、梅花鹿等瑞兽,或是牡丹、葫芦、桃子甚至祥云,仙气飘飘……这就是北京著名的民俗吉祥物——兔儿爷。

  “看到它两边肩上这些黑点了吗?这是狐尾,草原游牧民族帽子上的装饰。这说明,兔儿爷的出现应该不晚于元代。”

  聊起关于兔儿爷的民俗文化,北京兔儿爷泥彩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双彦神采飞扬。

  每年春节前,是双彦最忙碌的时候。不过,接到我电话请求去他的工作室看一看,他还是欣然应允。

  因为泥彩塑需用窑烧制,40多年来,双彦一直住在乡村,工作室就是他的第二个“家”。推开门,只见沿墙堆满层叠的石膏块,仅留出一条窄窄的过道。起居室内,桌子、凳子、置物架上都堆满了一排排尚未完工的兔儿爷,从七八厘米到近1米高,大小不一。

  随手拿起一个,双彦打开了话匣子。

  双彦原本并没有想过,这一生要与泥为伴。上世纪90年代初,双彦与朋友南下深圳,合作办厂,正意气风发,父亲双起翔的一个电话,改变了他的人生。“如果你不回来,这门手艺就真没了。”电话里,他失魂落魄的语气,让向来孝顺的双彦心里像扎了一根刺。父亲对这门手艺有多痴迷,双彦是知道的。

  奶奶觉得做手艺太苦:“只有做成第一才有饭吃。”当时年仅13岁的父亲宁可去矿上背煤养活自己,也坚持要学。奶奶无奈,最后只得同意。

  上世纪50年代,这一行的手艺人被组织起来,先后在彩塑厂、金属工艺品厂当工人,后来渐渐都转行了。父亲却一直没舍得把手艺丢下。每天下班回家,他就钻进屋子里“把玩”泥巴,还让7岁的双彦也跟着学,上班前布置好“作业”,下班回来检查。

  80年代,中国美术馆找到双起翔,请他恢复兔儿爷的民俗文化。几乎消失的兔儿爷才重现人间。

  其实,相比兔儿爷,更体现双家泥彩塑技艺水平的是脸谱和其他泥彩塑。双起翔从一开始就立过规矩:绝不模仿别人。正是凭借这些独特的艺术创造,双起翔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作品也被各大博物馆收藏,仅中国美术馆就收藏了700多件。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