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当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就不忘要一辈子治病救人的初心,不负于白大褂所给的职业担当
从援助摩洛哥、到抗击非典,从参与印度洋海啸、到汶川抢险、武汉抗疫,今天上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新职工聆听了一节生动的“入职课”,作为中山医院“四史”学习教育活动之一,以“回望医路足迹,传承初心力量”为主题的中山故事分享会上,两代逆行者讲述各自为医的心路历程,更将逆行故事分享给“后浪”。
穿上白大褂,一辈子别忘救治病人的初心
作为已在中山医院工作了半个世纪的泌尿外科王国民教授,格外感慨,“为什么一代代中山人能够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因为当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就不忘要一辈子治病救人的初心,不负于白大褂所给的职业担当。”
1991年3月,王国民作为中国医疗队队长,率领一支有原上海医科大学3家医院15位同仁的医疗队,远赴北非的摩洛哥王国。“两年时间里,全体医疗队员心怀祖国,做中国的白求恩大夫。我们克服了当地药品、器械奇缺,仪器设备落后,以及语言沟通不顺畅等等困难,在简陋的医疗条件下开展了大量的门诊、住院诊治、手术、抢救等医疗工作,时刻不忘治病救人的天职。虽然远离亲人朋友,生活上有种种不可想象的困难,但看到当地百姓对我们的夸奖和认可,作为‘中国医生’,我们感到满足和骄傲!”
这样的大医家国情怀,一代代传承。2003年非典暴发时,中山医院呼吸科及监护室全员出动,钮善福教授带领呼吸科的医师和护士,带着“钮式面罩”主导着上海的抗击非典重任。”呼吸科副主任蒋进军,站在台前娓娓道出“呼吸前辈”用创新建功非典。作为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在武汉金银潭医院蒋进军率领由上海队员组成的治疗小组,负责危重症患者救治。经过“中山人”的不断改良、新一代的“钮式面罩”再次出征,大大提高了无创通气的成功率。积极救治患者之时,蒋进军还发现医务人员在医院就餐时存在隐患,就餐室和病房只隔几个窗户,吃饭时要取下口罩二三十分钟,可能存在防护漏洞。于是他开始思考如何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能力——设计一款非常简单的鼻罩:罩住鼻子,把口腔露出来。在大后方的支持下,短短十几天蒋进军团队研发的鼻罩,投入生产,10万只鼻罩在武汉和上海一线使用。
年轻时打好基础,成长后挑起重担
2004年底印度洋大海啸震惊了全世界,死亡人数高达15.6万人。心外监护士长郑吉莉在接到医院通知要求前往救援后,当天深夜就冒着大雪起飞,次日凌晨抵达救援地普吉岛。这也是她第一次参加国际救援经历。“当时的通信并不发达,救援具体任务完全取决于救援地的实际情况,没有任何经验可参考,这更考验我们如何做出高标准严要求的答卷。”作为全队唯一一名女队员,郑吉莉主动管理起全队的医用物资,每日根据目的地整理物资,做好移动救治的准备,细心周到的工作得到团队所有人的赞许。今年初新冠疫情爆发,郑吉莉再次递交请战书,奔赴武汉,在物资缺乏的情况下,克服困难,秉持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实现护理的“中山标准”,所管重症病区护理质量,更是多次在当地医院的院内质检中名列前茅。
武汉抗疫上海“首位逆行者”、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钟鸣,回忆起自己2008年义无反顾奔赴四川抗震救灾的经历。当年,钟鸣转战9个乡镇,访问上百个村庄,巡诊上万名灾民,空降到最危险的汶川地震震中救死扶伤。他动情说道,“汶川地震救治工作中,我作为医疗队的一名年轻医生,在牛伟新队长的带领下,向疫区的最中心不断前行。即使目的地可能没有信号,没有网络,付出的努力、所做的救治不能及时被外界所知,我们中山医疗队也从未停下救助的脚步。”也正是中山医院对年轻医生扎实基本功的培养、踏实作风的塑造,让他从汶川地震中一名医疗队队员成长为带领一支医疗队抗疫作战的成熟医生。“汶川救灾,牛伟新队长一路背着伤患爬山路,我看到了‘一切为了病人’的中山精神;新冠抗疫,作为重症战线上的老兵,我应该勇挑重担,把前辈身上的中山精神实践出来。”
中山医院党委副书记李耘说,作为中山医院“那段不一样的年华”故事分享会的第二季,继续以讲故事的形式追寻中山精神的本源和内核,将中山精神代代传承,使医者风范发扬光大。
据悉,中山医院历经八十余年岁月洗礼,沉淀厚重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新中国成立后,中山医院医务人员一批批奔赴抗美援朝前线,如黄家驷、石美鑫、裘麟、熊汝成等;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医院派出一支支农村卫生工作队到上海青浦巡回医疗,防治血吸虫病,如陶寿淇、陈灏珠、朱无难、吴肇光、吴光汉等等,同时有72批医疗队共700余人分赴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河北、贵州等缺医少药地区,为人民群众防病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