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汇报,我长大了”——铜梁区受助困境儿童走向多彩人生

2020-09-15 14:02:05 作者: “向您汇报,

来源:重庆日报网

恳谈会现场,已满十八岁的困境儿童回忆爱心妈妈帮助下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动不已。(铜梁区妇联供图)

“我的母亲智力残疾,父亲视力残疾。还记得去年暑假,区妇联为我们举办了难忘的成人礼,让我们从懵懂少年迈入成年人的队伍,也帮助我们顺利迈入大学的门槛……”在“向您汇报,我长大了”恳谈会上,就读于四川外国语大学的蔡小晴(化名)心怀感恩地说。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近年来铜梁区困境儿童成年后的学习生活情况,日前,铜梁区妇联联合区民政局举办“向您汇报,我长大了”恳谈会。恳谈会邀请了10名已满18岁的原困境儿童和与他们结对的爱心妈妈、爱心家庭代表,以及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代表及班主任老师代表参加。

自卑女孩成长为大学年级长

19岁的蔡小晴便是这10名已成年的原困境儿童之一。蔡小晴来自铜梁区虎峰镇,她说自己虽然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但幸运的是自己处在一个温情的社会,从初中开始,便一直受到当地妇联妈妈和爱心人士的资助和扶持。

“每年暑假,区妇联的妈妈会为我们举办夏令营活动;每年冬天,会给我们送来温暖的衣物和鞋子,让我们感受到一份温暖的关爱。”蔡小晴说,不仅如此,妇联的妈妈还告诉他们要学会坚强,家庭的贫困并不能决定他们的未来,在让他们不再自卑的同时,给予了他们积极向上的勇气,让他们更加阳光自信地成长。

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蔡小晴学会了很多。在认真上课之余,她还加入了学生会,加入了演讲社团,当上年级长,不仅交到了许多朋友,还学会了很多管理技巧。同时,在周末,她还在一个培训机构兼职上班。“我终于也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了,自立自强的感觉真的很好!”言语中,蔡小晴信心满满。

父母双亡的少年立志当医生

就读于重庆医科大学的蒋原祥(化名),回忆起五年前第一次参加铜梁区妇联组织的困境儿童夏令营,至今仍感到温暖。“当时区妇联主席龙其贤就对大家说,‘你们都是我的孩子,你们可以叫我龙妈妈,有什么事情,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和龙妈妈说,有我宠着你们’。”从小父母双亡的蒋原祥坦言,自己当时特别激动,那一刻觉得自己也是有妈妈的孩子了。

因为家境贫寒,蒋原祥以前总觉得自己读了初中就会出去打工。“爱心妈妈真的把我当成了家人,到家里和我一起吃饭,和我一起逛街,给我讲很多励志故事。我的成绩下降了,爱心妈妈也会和我一起分析原因。”调整心态、努力学习的蒋原祥,去年考上了重医。

大学生活让蒋原祥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大学期间,他参加志愿活动,去养老院陪老人,去医院当义工,去偏远地区支教。他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位医生,在国家和社会需要自己的时候挺身而出,尽己所能回报社会。

叛逆少年蜕变为担当青年

“染头发,打耳洞,逃学,不听劝。”这是五年前,铜梁区妇联干部罗娜对困境儿童秦泽印(化名)的最初印象,“那个时候,小秦一看就是个叛逆少年。”

出生于铜梁区少云镇七宝村一户贫困家庭的秦泽印,从小双亲不在身边,由奶奶一人将他和妹妹拉扯大。回忆起童年,秦泽印坦言,小时候看到同龄人放学都有家长来接送时,自己都会忍不住哭。“冬天早上6点多起床,天还没亮,洗漱吃饭后,家里也没有手电筒,就我一人带着妹妹摸黑去上学。”秦泽印说。

对父母心生怨恨的秦泽印因缺乏管教,开始叛逆,到处惹是生非,一度误入歧途。在纳入困境儿童帮扶后,爱心妈妈刘应淑和当地的爱心人士,对秦泽印和他妹妹以及奶奶进行了诸多帮扶。“如果不是刘妈妈和其他爱心人士的帮扶,我们不可能有现在的房子住。是你们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让我们有了家的感觉。”秦泽印由衷地感谢道。

感激之情不仅在于言,更在于行。在读完职高后,秦泽印到九龙坡区做了一名投影仪售后员。疫情期间,他还带着妹妹到七宝村疫情防控卡点当志愿者。

“我现在长大了,今后会证明自己也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要让以前帮助过我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知道,我没有放弃努力。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也要回报社会,回报以前帮助过我的人。”秦泽印认真而坚定地说。

记者手记>>>

有爱不孤单

戴娟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恳谈会现场,10名成年后的原困境儿童发自肺腑的感激,自信阳光的发言,让身处现场的记者脑海中萦绕着这熟悉的旋律。

不可否认,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是困境儿童中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群体。五年前,结合群团改革,市妇联开展困境儿童关爱工作试点,铜梁区妇联则率先在全市开展困境儿童帮扶工作,摸索出了“1+1+N”困境儿童关爱帮扶模式。同时,在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支持下,每年常态化开展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开展成年礼活动,对孩子们进行励志教育、技能培训等,做实、做细儿童关爱工作。

五年用心陪伴和关爱,让这些昔日身处困境的孩子们变了,从开始的自卑、内向、腼腆,变得阳光、开朗、积极,走入了学校,走进了社会。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健康阳光地长大,看着爱心妈妈、爱心家庭代表欣慰满足的笑容,记者深深地感到,无论身处何境,只要有爱,就不会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