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记者 张 蕴 杨 雪 何星辉
“啪!”面团打在案板上,一甩、一揉、一拉,反复几次,一个面团在韩海明的手中,就变成了细细的拉面。
拉面细可穿针,让人叫绝。
话不多,看上去很精干,韩海明是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80后拉面人中的佼佼者。
韩海明正在表演“化隆拉面”手法。何星辉 摄
表演拉面的地方,是位于化隆县的青海省扶贫拉面产业培训服务中心。这里有个特别的房间——拉面直播间。设备齐全,虽然不大,但它却连接着天南地北的化隆拉面人。
韩海明这样的“老师傅”,常被请进直播间,通过网络直播,传授拉面技巧。
化隆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里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一度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20世纪80年代末,不甘贫穷与落后的第一代化隆拉面人背起行囊,靠一张炉子、几张桌子,做起拉面生意。从此,化隆拉面人亲帮亲、邻帮邻,走出山门。
2001年,高中毕业的韩海明离开家乡,跟随叔叔前往上海打拼。没有什么手艺,韩海明从跑堂干起,过得颇为艰难。从跑堂、面匠,到店长、老板,是大多数拉面从业人员的成长之路。韩海明也不例外,在学会拉面手艺后,他慢慢攒起开拉面馆的本钱。
第一家馆开了7个月,就赚了50万元左右,这是韩海明从拉面中淘到的“第一桶金”。信心大增的他,又接连开了第二家、第三家……7年时间,韩海明在上海的店越开越多,逐渐形成了规模。
一个偶然机会,韩海明发现桂林市区内没有几家拉面店,于是他把自己的事业转到桂林,一干又是9年。
直到2018年,在外打拼18年的韩海明返乡创业。在化隆,很多像他一样的人通过做拉面,住上了别墅,过上了好日子。他说:“不论离开多远、多久,家乡都是我心里最深的牵挂。”
韩海明正在表演“化隆拉面”手法。何星辉 摄
与粗放式发展的“面一代”相比,韩海明对化隆拉面有着更为清醒的认知。
对标兰州拉面,化隆拉面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一方面,化隆拉面总是“入乡随俗”,会根据当地的饮食文化,做出符合当地人口味的拉面。也因此,化隆拉面馆几乎开一家火一家。另一方面,在品牌显示度上,化隆拉面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个尴尬的现状是,因为在市场上知名度不够,一些化隆拉面馆打出兰州拉面的招牌揽客。
品牌升级,势在必行。2010年,韩海明创立了自己的化隆拉面连锁品牌——迈芝顿,同时在管理和服务上全面升级。为了搭上互联网的快车,他还和多家外卖平台合作,甚至走进直播间,用“互联网+”拓展化隆拉面的营销模式。
如今,韩海明已经在上海、天津、广西等多地开设了17家连锁店,年收入超百万元。
如果说,对于“面一代”来说,化隆拉面是一碗“脱贫面”,那么,在韩海明这样的“面二代”心目中,化隆拉面已经是一碗妥妥的“致富面”。这让化隆县看到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拉面经济,这个凝聚着当地百姓最淳朴想法的脱贫路子,就这样成了举全县之力、举全海东市之力打造的扶贫产业。
在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化隆县采取金融扶持、技能培训、提档升级、跟踪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打造以“拉面扶贫”为引领的劳务扶贫新模式,拉面产业由此成为全县最大的产业,脱贫致富带动效益最好最快。
来自化隆官方的数据显示,全县累计脱贫的13万人中,9万人是通过拉面脱贫,真正实现“一人拉面,全家脱贫”。目前,化隆县共有11万人在全国280个大中城市开办拉面店1.7万家,实现总产值近100亿元,拉面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