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所高校所拥有的院士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师资力量、办学实力及学术、科研水平。长安大学作为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全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本期推送,我们一起领略长大两院院士风采。汤中立——中国工程院院士
汤中立,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矿产勘查专家,矿床地质学家。长期从事矿产勘查和地质矿产研究工作,是中国镍矿工业和甘肃省金矿工业的开拓者之一,其中对金川镍矿二矿区深部隐伏矿体的勘探和突破,使其跃升为世界第三大镍矿。研究总结了金川矿床模式和中国镍矿成矿规律,提出了"小岩体成大矿"理论。以上工作结束了我国缺镍少铂的局面,步入了世界镍资源大国行列,并对矿产勘查和地质矿产研究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李佩成——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佩成,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长期从事农田水利、水资源与环境及国土整治等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为建立农业领域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技术体系做了奠基性工作。创立排灌井群渗流计算"割离井法"理论,解决了井群设计中重大难题;合作研发成功黄土辐射井,出水量比当地其它井型大8-12倍,推广10余省市,效益巨大,并从理论上突破了"黄土不能成为含水层"的传统认识,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研究轻型井,获国家发明四等井;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地下水利用》统编教材。前瞻性提出"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及相应技术方法,用于防治盐渍灾害,扩大灌溉水源,成效显著。开拓性推进旱区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倡议并负责建成我国第一个旱区农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批准)、国际旱区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原地矿部批准)。彭建兵——中国科学院院士
彭建兵,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安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直致力于松散层大变形科学问题,围绕地裂缝,黄土滑坡,区域稳定等开展研究工作。揭示了盆地松散沉积层变形破裂动力学机制,提出地裂缝成因新观点;揭示了黄土堆积层变形滑移动力学机制,创新黄土滑坡成因理论;突破了地裂缝与黄土滑坡防控系列难题,为国家减灾防灾作出重要贡献;创新提出了区域稳定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应用解决了黄河上游积石峡、黑山峡和陕西黑河等大型水电工程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为西部水电工程开发建设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张伯声——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
张伯声(1903-1994),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长安大学已故教授,著名地质学家,我国地质学界五大构造学派之一—— 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的创始人。从地质学角度印证了一个重要的哲学推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形式是波浪状的。徐冠华——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冠华,中国科学院院士,长安大学兼职教授,校友,资源遥感学家,原科技部部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在卫星数字图像处理研究方面,发展了边界决策、训练样地分析、图像分类、图斑综合、生物量估测等理论和技术,研制成功中国最早的遥感卫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发展了遥感综合调查和系列制图的理论和方法,领导编制了第一部再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与系列制图技术规程,在分类系统、制图比例尺、技术流程、专题图种类等方面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领导的"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课题在空间遥感应用规模、技术难度和时间要求上均取得突破。代表作有《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与监测》等。周绪红——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绪红,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长安大学博士生导师,我国建筑结构工程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原长安大学校长。长期从事结构工程学科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等方向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钢结构、组合结构及新型结构体系的理论研究、工程应用与产业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采用半能量法求解薄板及板组的屈曲与屈曲后承载力问题,提出了考虑板组效应影响的卷边板件有效宽度设计方法,完善了冷弯型钢构件、板件、墙体与楼盖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研发了横孔连锁空心砌块墙体与新型叠合楼板,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研发了在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结构,提出了钢管约束混凝土柱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 杨元喜——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元喜,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安大学双聘院士,大地测量学家,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系列理论体系和自适应抗差导航定位理论体系的原创者。先后主持完成"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工程"和"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网联合平差工程"。创建"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理论"和"自适应导航定位理论"。1999年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199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1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地球科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