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剧如何打造新爆款?江苏出品电视剧《猎手》研讨会给出答案

2020-09-20 20:58:29 作者: 抗战剧如何打

9月18日,由耿明吉执导,华北、王建峰编剧,李思博、钱迪迪、于震、王挺、李健、石兆琪、管乐主演的抗日战争剧《猎手》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主持。在“九·一八”纪念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主创人员以及业界专家共同从主题思想、艺术特点、时代价值等角度对《猎手》进行了全方位分析和解读。

主创分享:江苏出品,意义深远

电视剧《猎手》以华北某山村为背景,讲述猎户村被日寇屠村之后,该村的仅剩男子如何走上抗日道路的故事。该剧由南京广电集团、江苏城市联合影视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汇兴旺影视有限公司、北京金菲林影视策划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以生动的人物形象,激烈的战斗场景,再现了中华儿女浴血奋战的抗日历程,呈现出山峦叠嶂,沟壑纵横的山西风情,深度诠释了勿忘国耻,牢记历史的深刻道理。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中国视听大数据收视结果,《猎手》在央视电视剧频道播出以来,平均收视率为1.379,单集最高收视为1.902,在同时段播出的所有电视剧中排名第一位。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党委书记、台长、董事长高顺青在会议上阐述了《猎手》的相关创作情况,经过九十六天的艰苦拍摄,四个月的后期精心制作,《猎手》终于和观众见面。该剧的主题立意紧紧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真爱和平,开创未来”,在剧本上力求打造小人物、主旋律、大主题的创作思路,在主要演员的选择上,也摒弃流量明星,小鲜肉类型,选择了长相接地气的李思博。在场景上,尽可能还原抗战期间的山西风貌,最大限度地给观众真实感和年代质感。另外,为营造战斗场面的真实感,剧组还特意聘请了八一厂的烟火枪械团队,运用航拍等手段增加视觉冲击力。

江苏省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尹晓平表示,《猎手》在抗日胜利纪念日这个重要时间节点播出具有深刻意义,这是总局对江苏影视剧创作的大力支持。剧中塑造的平民英雄形象有血有肉,有勇有谋,对身处和平年代的中国人来说具有教育意义,我们要知来处、不忘本,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

专家研讨:讲好中国故事,拓宽抗战剧

历时三个小时的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电视剧《猎手》的主题思想、历史意义、人物刻画、细节表现等方面展开深入细致的研讨。

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提到,《猎手》的创作和播出成功是整个抗战剧或反法西斯创作剧中一次有力的开拓,在主题上更是一次有力的延伸。《猎手》从猎户复仇的独特视角出发,深刻反映出在面临民族危亡的情况下,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尊严才是最高的尊严。尤其对于主角杨天柱的描写很纯粹,他作为叙事中心很突出,他从本色的反抗走向抗战观念的提升和自觉,成为从个人的尊严上升到自觉维护国家民族尊严的代表。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名誉会长、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也高度肯定了杨天柱的人物形象,杨天柱的成功塑造决定了《猎手》的成功,不仅如此,《猎手》在故事上环环相扣,在镜头语言叙述上非常清晰、紧凑,在“讲好中国故事”上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认为,《猎手》是一部非常有力的抗日题材影视作品,最大的成功在于编剧的功底深,每个线索的转折点都很自然,其次是演员的表演都很贴切,把人物演活了,具备特殊的感染力。另外,《猎手》还具备人道主义精神,尤其在区别对待日本人和日本战俘上,这也体现出这个时代对历史的高度认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一川评价,该剧最突出的美学和历史的建树就在于它坚持了主题电视剧创作的核心体质。《猎手》不同于高大全式的或者是神奇的英雄人物设计,也区别于反英雄的设计,它着力展示平民英雄的成长、转变、升华过程。真实地描绘了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犯下的反人类罪行和中国人奋起反抗侵者的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其次,《猎手》对于史实的再现更真实:剧中的敌人更狡猾,胜利的难度增加,好人牺牲的更多。第三,《猎手》特别注重杨天柱的成长转变,这也突出了抗战精神的代继传承。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总结:在九一八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举行抗战剧《猎手》的研讨会,应当说有特别的意义。这也是我们广电人践行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的一个有利实践;这部剧把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表现得十分到位,把日本法西斯的凶残表现得淋漓尽致,更深刻诠释了中华儿女宁死不屈前赴后继,英勇抗战的壮举。在整个影视行业,整个国家都因为新冠疫情出现比较大困难的情况下,他对江苏能出产这样一部新剧,恰逢抗战胜利75周年时播出深表祝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