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仅仅是一盏灯,一束光的变化,那是祖国给我们带来的希望之光,照亮我们走向远方的路。"大连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8级学生苏补呷所在的彝族村落,从全村都是文盲,到现在他自己家里的四个孩子都在读书,他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感恩于祖国的政策帮扶,也感念民大的的帮助与照顾。本期推送,一起去看看彝族小伙儿苏补呷的故事。
"补,意为吃饱,呷,意为富裕"
彝族小伙儿苏补呷,来自四川大凉山深处,是大连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8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182班学生。关于自己的名字,苏补呷说到:"在彝语中,苏是我们阿苏惹黑家族的姓氏,补,意为吃饱,呷,意为富裕。父母给我取这个名字,意在希望我们这一代能够告别一贫如洗的岁月,过上好日子。"就是这个彝族小伙儿,让人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他求学之路充满崎岖,却矢志不渝,以纯粹和执著的精神进取求知。
求学之志,深山难阻
苏补呷的家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梅子萍乡梅子坪村,今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原本就因大山阻隔出入不便的村庄变得几乎与世隔绝。
面对着新学期的线上教学安排,在村里都找不到笔记本、网络信号差的情况下,苏补呷还是告诉学院能够克服困难,坚持参加线上教学。于是他同家中妹妹、弟弟四人共用二妹的电信网络热点。但由于网络信号不好,苏补呷向任课老师申请看回放,并选择用纸壳箱背面记录听课笔记。为了满足学习条件,他还特意用木板和树干打造了一个书桌。
他认为自己本来就比其他同学基础差,如果不记笔记的话,可能与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自己也跟不上学习的节奏。虽然写在纸箱上不便与携带,但是由于纸大,他觉得还是可以记下很多知识,这样写好拍照保存到手机里就可以随时复习巩固了,也很方便。于是,在线上学习的每一门课程,他都一笔一划的写下来,记下来。
也正如他在民族团结活动月上讲的:"我加入了书法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知道中国人的自信,要通过一笔一划的中国字传承下去,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课程学完后,他会帮助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补习功课,两个妹妹一个在成都医学院,一个在西昌铁路技校,弟弟在读初中。他还会帮助父母种土豆,做家务,砍柴,放牛……他说,"我不觉得每天有多辛苦,反而觉得我的生活很充实,因为知识装在脑子里很踏实,有家人陪伴很幸福"。
少年立志,回报家乡
苏补呷介绍说,他小时候村里的小学有代课的彝族老师,用彝语上课。他们每天上学前放牛、羊,喂猪、马;放学后要割猪草、马草。周末上山砍柴、下地干活,不分寒暑,哪怕风吹雨打。苏补呷的父母告诉他,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9岁那年,苏补呷第一次走出大山,只身一人到县城求学,第一次吃到大米饭,第一次学说汉语,第一次学写汉字,第一次当选班长……
2017年,苏补呷被大连民族大学录取,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走山路、搭轮渡、等班车、坐大巴、乘火车辗转4到5天,在求学之路上,苏补呷体验了所有的交通工具。他深知学习和生活的意义,以前他的村子里都是文盲,而如今他家里四个孩子都在读书,这都得益于国家政策帮扶。高一那年,国家给每家每户都发了太阳能电池板,虽然只可以供照明,却让全村百姓永远告别了松明照明的日子。"那不仅仅是一盏灯,一束光的变化,那是祖国给我们带来的希望之光,照亮我们走向远方的路。"
"在我的求学之路上,去过很多地方,也遇到过很多人。我感恩于民大,我感恩学校对我们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帮助和照顾,感恩辅导员老师,任课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帮我解决各种问题。我除了努力学习,无以为报。"苏补呷对民大的感恩溢于言表。
谈到职业选择,苏补呷想回到家乡做一名基层公务员,为家乡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因为是那一方水土将他养大。如今,凭借着在校期间的优异表现,苏补呷的成绩不断进步,还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这个来自大凉山深处的放牛娃,正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让我们祝愿大连民族大学的苏补呷在未来的日子里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