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20年的社区民警,靠着一双脚,于青走遍了辖区的每个角落。
在于青生前办公的银川市西夏区朔方路派出所,依然保留着他的办公桌椅。“他工作勤勤恳恳,从来没有发过牢骚,有过怨言。”同事们说,老于就像“老黄牛”一样,默默耕耘在辖区一线。
于青生前(左一)和同事走访住户。警方供图
【人物档案】
于青,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1963年1月,大专文化,历任原银川市公安局新城分局一科民警、刑警大队民警,生前为银川市公安局西夏区分局朔方路派出所玫瑰园社区民警,一级警长。今年10月3日,因突发心脏病去世。
不舍离去所里永远留着他的位置
工作日志、文件袋、材料……于青的办公桌上摆放着许多办公用品。工作日志上写满了他每一天的工作安排,字迹工整严谨,记录的时间停留在2020年10月2日。“10月1日,共接到报案11起。”10月2日9时,值完夜班的于青将工作交接给下一班同事后回到家里。3日早晨,因突发心脏病去世。
“老于是我们派出所年龄最大的民警,所里永远留着他的位置。”朔方路派出所教导员刘永说,这几天同事们都努力保持与平常一样,仿佛于青从来没有离去,但大家心里都清楚,他再也不会出现在办公室里了。
“好战友,你怎么一倒下去就不起来了呢?”民警曹阳提到于青“拼命三郎”的工作精神,钦佩之余悲痛不已。“这段时间老于总说身体不舒服,感觉头晕,我劝他赶紧去医院看看,他却说所里人手少工作多,再坚持几天去医院,没想到还是耽误了。”曹阳说。
扎根基层社区工作是他最爱
都说“片警”整日里管的都是些家长里短、婆婆妈妈的事,可在于青眼里,社区工作是他的最爱。
作为社区负责人,他带领4名辅警,走街串巷,扎根社区,和群众建立起紧密联系,那家邻里有什么积怨,那家儿孙在外地上班,家里老人没人照顾……他都掌握得一清二楚。群众们都叫他社区“活地图”。
“老于处理社区琐事可是一把好手。”刘永说,老于管理的片区老旧小区多,独居老人也多,有时候他还会自掏腰包为这些老人办事。刘永回忆说,2018年的一天,所里接到报警,说测绘单身楼小区的王先生和张先生因生活琐事又吵了起来。
原来,两位老人住上下楼,楼层中间有一个空旷的露台,二楼的王先生一直将这个地方当厨房用。三楼的张先生也想用这个露台,被王先生拒绝,二人为此经常吵架。
如何缓解两个老人之间的关系呢?刚开始,于青主动上门做工作,劝两个老人各退一步,共同使用露台,但对方均不同意。那么,找工人把这个露台封起来呢?两位老人同意了,却没人愿意出钱。于青就自掏腰包,找工人、买砖,用了两天时间将露台封好。可没过几天,两位老人又吵了起来。王先生嫌张先生晚上睡觉前声音太大,吵着自己休息,就用拖把每天朝着天花板敲打。张先生觉得他是无理取闹,于是天天跺着脚在家转悠。
考虑到两位老人都是独居,于青决定找他们的家人劝解,但两人都不愿意告之其家人的联系方式。无奈,于青通过走访周边邻居,在网上公安系统查找,终于找到两位老人孩子的联系方式。通过耐心劝解,张先生的子女听取于青的建议,为其重新换了一套房子居住。
社区辅警不解地问“于叔”,为啥他们就说服不了这些人?于青说:“我是过来人,解决家庭纠纷要找对方法,只要你说中要害,双方会逐渐理解,矛盾也会平息。”
新房子没住过几次家人再也等不来陪伴
干工作,于青是一把好手。带队伍,他总是身先士卒。关爱他人,他却总是忘记自己。
2015年,于青的母亲去世,由于妻子还要照顾年幼的孙子,照顾父亲的重担都落在于青一个人身上。
十几年间,为了照顾身体不好父亲,于青一直和其在西夏区居住,妻子住在金凤区。每到周末,只要有休息时间,他就赶回家看看妻子和孙子,但待不了多长时间,又要匆匆赶回去照顾父亲。
“这几天,孩子总是叫爷爷,说爷爷是不是生病了,怎么好久看不到他了。”于青的儿子于明哲说,“父亲这几十年一直负责社区工作,很少和家人相聚。我有时还问他,明明能调到机关工作,这样就可以多陪陪家人,为啥他总是拒绝,图个啥?”于明哲说,父亲却笑着回答他,社区工作干习惯了,舍不得扔下。
“在我眼里,父亲就是一个‘苦行僧’,生活非常简朴,甚至无欲无求,他最开心的时候就是为辖区群众又办理了一件难事。”于明哲说,为了能让父亲和自己住在一起,他专门在金凤区买了一套新房子,可这几年,父亲只住过三次。
“父亲常对我说,‘我现在没有时间陪你们,等我退休后,我就带你们到外面好好走走看看。’但如今,他走了,远远的走到了另一个世界。而我们,再也等不到他兑现诺言。”说到这里,于明哲潸然泪下。(新消息报记者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