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光会做不会说的“金融痴汉”——记汝州农商银行信贷经理于晓卫

2020-10-16 08:44:27 作者: 一个光会做不

从此,老人家放下一天200块钱的打工收入,在家做起了金融服务员,有时忙起来忘记接送上学的孙儿,但是老人家为能给乡亲们和农信事业出把力而乐此不疲。今年7月23日,张寨村助农取款点升格为“金燕驿站”,作为平顶山辖内首家成功创建的综合性普惠金融服务站,除了办理小额存取款、转账汇款、口头挂失等常见业务外,金燕驿站还增设了图书借阅、代购代销、服务预约、书法研习、快递寄收、公益服务、金融知识宣传等普惠金融服务功能。

如今,于晓卫的父母、爱人、儿子,一家人像衔泥的春燕,为筑起农户增收的平台,快乐而幸福地飞翔着!

用功:100%本息收回率的信贷管理

于晓卫1997年参加农信社工作,期间担任过分理处会计、支行信贷会计,2013年加入信贷队伍。在担任客户经理7年多的时间里,累计发放贷款1498笔、金额6953万元。每一笔贷款都能够做到按月收息、到期本息全部收回,至今无一笔违规贷款,无一笔逾期贷款,到期收回率高达100%。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小微企业经营举步维艰,银行信贷资金回笼力度趋弱的大环境下,于晓卫管理的贷款100%到期收回,不能不说是个奇迹。郭娜娜行长对此深有感触地说:“晓卫不仅把信贷管理的功夫用在贷前贷中贷后。关键是为人实诚,使好多客户都成了他的铁杆朋友。”

2020年6月的一天,于晓卫接到一客户鲁某急匆匆打来的电话:“老弟,你看看我账户上还有多少钱,赶紧把我的贷款先还了,我不能连累你。”原来,长期在洛阳从事废旧钢铁生意的鲁某,吃饭时喝了一瓶啤酒,架着小货车意外撞倒一位老人。鲁某把老人安顿好后,赶忙给于晓卫打了电话。他宁愿再转借款理赔老人,也不给晓卫添麻烦。

提起这件事,不善言辞的于晓卫眼圈红了。郭娜娜说:“这就是以心换心,你要是办理贷款时,吃拿卡要,处处刁难人家,人家可不管你的死活!”

于晓卫在信贷管理中始终坚持一个“土办法”,那就是记笔记。他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个农户的姓名、贷款日、到期日、贷款金额、联系方式、居住地址和信用情况等基本信息。建立客户动态信息台帐,随时随地记录了解到的农户收入情况、村委和村民的评价、贷款偿还等信息,已成为他数年来坚持如一的习惯。

客户周某贷款40万元,从事建筑设备租赁生意。于晓卫在走访中了解到他近来经营不善,信贷资金有趋于风险的可能,便开始电话促催,接着是登门讨要。然而,客户只有一句话“过两天”,晓卫干脆不走了,在他家练起了“蹲功”。一天,两天,三天……客户借着酒劲,又是辱骂,又是恐吓。于晓卫咬牙忍着,陪着笑脸,内心只有一点:信贷资金必须偿还。于晓卫的坚如磐石,击溃了客户的心理防线,在到期前三天将本息如数归还。从此,于晓卫又创造一种“老粘式”收贷法。

用心,用情,用功。没有轰轰烈烈,甘做平凡小事。于晓卫,被老百姓称为十里八乡的“及时雨”、贫困群众的“贴心人”,被地方党政部门冠以 “普惠金融”的践行者、“乡村振兴”的先锋官,他是最实干的“工作标杆”和最踏实的“作人典范”,为普惠乡村共建搭建一座坚实的桥梁,让广大群众真正体会到了“银农”一家亲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