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2所学校,1000多个山里娃

2020-10-19 15:46:07 作者: 40年,2所

支月英正在上课。

从1980年到2020年,她从未离开过乡村教育一线;从“支姐姐”“支妈妈”到“支奶奶”,称呼在变,不变的是她对山里娃的爱;从大山深处走上国家奖台,当之无愧,是她一生只为一事来的坚守。

她就是支月英,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获得者,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40年来,她行走在大山深处,用脚丈量教育的宽度,用情加深爱的厚度,用心拓展生命的长度,用爱托起孩子的希望。

从故乡到异乡,她兑现承诺

10月9日清晨,记者驱车从奉新县城赶往白洋教学点。尽管通了水泥路,但由于山高路陡弯多,60多公里的路还是花了两个多小时。见到支月英时,她正在校门口迎接上学的孩子。“这段路难走吧?我现在倒觉得挺方便的,刚参加工作时只能步行,后来班车加步行,再后来骑摩托车,如今终于可以直接开车了。”支月英笑着对记者说。

这样一个山旮旯,南昌姑娘支月英怎么会到这里来?时间回到1980年。当年,19岁的支月英得知奉新县澡下乡(现澡下镇)招聘村小教师时就报了名,并顺利通过考试。“离家太远了!直到考上了我才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没想到母亲勃然大怒,并赌气说你去那个地方当老师,我一辈子都不认你!”支月英叹口气说道。

尽管家人不乐意,支月英还是只身一人挑着被褥行李,来到海拔近千米高的泥洋村小学报到。“傻眼了!”支月英这样形容初到泥洋村小学的感受,比想象中的还要偏、还要穷。

当时,除支月英外,学校其他教师全是本地人。当地村民感到疑惑,怎么安排一个南昌人到这里来,能坚持下来吗?

支月英暗下决心,既然来了,就要干出个样子。40年来,从肩挑手提教学用具到骑坏6辆男式摩托车,从打着手电筒夜访到被野兽吓哭,从遭遇车祸到右耳失聪右眼失明,从青春年华到花甲之年,支月英用行动兑现着自己的承诺。

从学生极少到1000多个,家长乐开了怀

刚到泥洋村小学,学校学生不多。偌大的村庄,怎么可能这么少的适龄儿童?带着疑惑,支月英上门家访了解情况,原来山里人穷,交不起学费,学生就辍学了。

小强家里很穷,爷爷生病,父母靠做点零工维持生计。到了上学年龄,家里却迟迟未把小强送到学校。支月英了解情况后来到小强家,对他父母说:“不管怎么样,读书是大事,我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说完,她从口袋里掏出几十块钱交给小强的父亲。20多年过去,这一幕始终印在小强的脑海里。懂事的小强后来考上大学,毕业后在一家企业工作。

小红的父母有重男轻女的观念,认为女孩子长大了迟早要嫁人,上不上学不要紧。于是,支月英白天上班,晚上就去家访。因为小红家住大山深处,一队灰黑的野猪从眼前穿过,几只脱兔在月下扑跳,一头黄麂慌张地跑蹿,夜访路上的各种惊险把支月英吓得脊背发凉。经过支月英反复劝说,10岁的小红终于上了一年级。在支月英的资助下,小红顺利完成了学业,并成为泥洋村的第一个本科大学生。

当时,每月工资只有20多元的支月英,因为经常资助学生,有时家里买米买菜的钱都得去借。丈夫经常调侃她说:“人家教书可以养家,而你教书把家都教穷了。”工作以来,支月英直接资助了2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除对家庭贫困学生给予特殊关心外,支月英竭尽所能带好每一个学生。缺老师时,独自扛下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所有科目的教学任务;针对离校较远的学生,课后便当起厨师,给他们做午饭;看到孩子生活困难,就利用进城办事的机会给他们买衣服、鞋子和学习用品……目前,支月英教过的山里孩子超过1000个,一代又一代山里娃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城市。

从青丝到白发,山区教育变了模样

扶贫必扶智。从泥洋村小学到2012年调往白洋教学点,支月英为改变山区教育面貌竭尽全力。

刚到白洋教学点时,这里的办学条件非常有限:一层平房,窗户是用尿素编织袋糊的,教室地面没有硬化。再穷不能穷教育。支月英找到当地政府及上级教育部门,希望对白洋教学点进行改建。改建项目虽然批下来了,但资金却很紧张。

新校舍动工后,支月英起早摸黑,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一边帮着搬砖运料,一边给工人做饭洗衣,只希望降低成本。人手不够时,支月英甚至把丈夫拉来帮忙。半年后,一栋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新校园开学后,看着自家的孩子第一次在操场上奔跑,家长们感动不已。正是新校的建成,使学生迅速增加、回流,之后村里再也没有一个孩子辍学。

2019年,根据支月英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在全国热播,澡下镇吸引了全国的目光。众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捐资捐物改善当地的教育条件。如今,不论是泥洋村小学、白洋教学点,还是澡下镇的其他学校,办学条件都得到极大改善。

10月13日,支月英在微信朋友圈写道:“昨天进京前,李子轩、何子童等几个孩子跟我视频,希望我早点回来,会想我……可能人老了,一想到这些可爱的孩子,我就控制不住内心的感动,泪流满面。”

是啊,40年、2所学校、1000多个山区学生,这样的故事,谁听了,都会动容。(记者 骆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