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校外培训大整顿 培训班何去何从?

2021-03-17 16:39:13 作者: 北京校外培训

陈志文认为,遏制校外培训机构的无序发展,需对减负的指导思想进行必要的调整,真正落实好区别化减负。对于合理的要求,也需要最大程度在校内解决,而不是把这种需求挤到校外。

不久前以深圳为讨论中心,全国各地将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纳入行动,在3点半放学后延长课后服务时间,并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作业。

校内教学才是学科教育的主战场,“要坚持眼睛向内抓治理,校内教育教学安排、管理服务要调整、要跟上,切实解决好学校内、课堂内教不到位的问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到。

那么,今后校外培训何去何从?会彻底消失?

3月15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市教委已启动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有序恢复的工作,支持符合办学标准、有益于学生学识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开展线下培训。

需要明确的是,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和治理,其目的并不是打压培训机构,更不是对其“一关了之”。《北京日报》发文指出,目的是通过相应举措,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形成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共享共治共荣的教育发展新局面。

梁挺福认为,校外培训与课堂教学两者应该是互为补充,协调发展。兼容之道,在于满足多样化需求与政策鼓励联合合作。

培训机构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比如机器人、编程、溜冰等多样化需求的存在,也就需要培训机构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有些服务是学校提供不了的,即使是有条件也不可以做,因为很多是违规行为,学校决不可提供,但培训机构就可以做到。

对于资质齐全、能够有稳定的学习环境和优秀师资、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机构,则可以根据招标条件与学校合作,丰富校园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