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贴,看微众银行如何做到“4500亿”普惠金融业务

2021-04-02 17:33:26 作者: 技术贴,看微

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扶持中小微企业、加大普惠金融力度依旧是重点议题。《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在2021年的重点工作中,要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务必做到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各银行在响应国家政策、践行普惠金融方面呈现出“各显其能”的差异化策略。今年一个较新的变化是,数字化、智能化银行系统和技术在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作用凸显。微众银行自2017年推出企业金融拳头产品“微业贷”以来,致力于服务小微企业。在2020年疫情影响下,微众银行更是持续发力普惠金融,“微业贷”已累积发放贷款金额超过4500亿元人民币,切实服务实体经济范畴的小微企业。

普惠金融:助力破解疫情之后的小微企业困局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长期的、普遍性的难题。新冠疫情之后,中小微企业更是面临经营和“现金活水枯竭”的双重困局。尽管从政策层面一直在呼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的扶持,但落到执行层面,同时也考验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

一家连锁餐饮品牌创始人高先生刚刚从微众银行微业贷成功申请了一笔贷款“渡过难关”。其2019年创业,进入新式茶饮赛道,并迅速占领了本地市场,成为当地规模较大的连锁品牌。疫情之后,生意受到影响,导致现金流紧张。2021年开春以来,随着疫情缓解和餐饮消费复苏,高先生希望扩大规模、进一步铺设网点,然而受本金所限,导致新店建设速度过慢。“以前不敢想能从正规的银行渠道拿到贷款。手续繁琐、审批周期长、无门而入。”——这几乎是所有中小微企业主的共同感受。

随着银行业普惠金融服务升级,数字化让中小微企业主获取贷款更加便捷。以微众银行推出的微业贷为例,其全业务流程通过在线操作,经营者可通过微众银行多个官方在线渠道(如微众企业爱普App、微信公众号等)自主申请,像高先生这样的初创公司经营者,往往资金需求急、不具备非常专业的金融信贷知识,类似微业贷这样的产品,在严格风控的前提下,极大简化了审批流程,实现了中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降本增效。

智能化系统是实现普惠金融的必要条件

3月初,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3万亿元,增速超过30%。增长背后,是银行业产品创新,大数据与AI综合运用的智能化升级。

普惠金融落实到银行实践中,不仅需要“美好愿望”,更需要高效、稳定、便捷,降本增效的系统支撑,新型智能银行具有天然优势。还是以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为例,不同于传统银行作业方法,其前、中、后台业务均由大数据、人工智能支撑,如,前台服务通过人脸识别、OCR文字识别、线上客服等应用提升了服务效率;通过用户画像和AI推荐、AI广告实现精准营销和定制化服务;在中后台通过AI实现业务流程优化、智能风控等工作。

先看前端,在数字化智能银行的服务场景中,智能客服、智能核身、智能质检等是基本要求。然而,单是这些“基本要求”,就对银行提出了极高的技术要求。以微众银行亿级客户量和亿级日交易量来看,全流程的智能化与无人化并不容易做到。这也正是新银行业态的价值所在。

微众银行打造的全智能化客服系统,可提供7*24小时纯线上服务,超过98%的客户会话由智能客服机器人完成,真正实现“秒回”;在核身环节,通过证照、人脸、语音多维度甄别用户身份,严把“风控”关,自主研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具有高准确率和充分保护隐私两大特征,利用人工智能对抗学习等先进技术极有效的防御欺诈攻击对于各种攻击类型(抠图面具、高清屏幕、视频生成剪辑等)均可防御,准确率高达99%;智能质检系统对客服与客户的对话录音进行分析、打分并生成详情质检报表,避免人工质检的疲劳、作弊等因素影响,将金融领域的GPT3预训练模型、深度语义模型和句法分析(DeepParser)模型大规模应用,质检项的平均准确率在92%以上,将人力成本缩减90%以上,有效提升服务质量,控制风险。

对于高先生这样的中小企业主而言,虽然看不见这背后的“神秘科技力量”,却能真实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便捷、易获取的服务和真正的普惠扶持。

除了传统银行业务,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数字化银行在拓展业务边界、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上也同样具备优势。微众银行的AI精准营销方案即是一个成功样本。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算法,能够在不同渠道进行产品精准投放,不同属性的人群能在第一时间获得适合自己的产品信息,获得个性化定制服务。目前微众AI营销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多种银行业务场景。根据微业贷落地案例数据显示,引入微众AI精准营销解决方案后,广告前端点击数据最多可提升30%,广告费用率最多下降17%,在更大范围内让更多人获得“可见即可得”的普惠金融服务。

此外,能够判断出用户的真实需求并精确匹配授信额度,是基于严格的信贷风控。通过联邦学习等大数据安全技术,微众银行将贷款客户信用数据与发票登记信息进行联合建模,优化风控模型,为小微企业进行信用风险评估,解决了70%以上无历史信用信息的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新冠疫情给中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践行普惠金融将是一个长期任务。对于银行业而言,“科技助力普惠”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更需要银行业在前端业务和产品创新上积极拓展,用事实说话、用实际业务能力说话。在国内银行业智能化升级的进程和大版图中,微众银行“先行一步”,摸索出了未来银行技术、系统的标准和体系。2021年,银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也在加快步伐。助力小微企业发展,需要银行业共同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新技术驱动实现真正的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