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隔壁就是公园,于是这所初中就把课堂搬了进去!

2021-04-03 10:29:54 作者: 学校隔壁就是

图说:向明初级中学学生自然课题研究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下同)

祈祷了一个星期,原本预计的雨水幸而未至,周五的上海是多云的好天气。这让向明初级中学初二年级的同学们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幸运了!因为今天下午,他们要把课堂搬进和校园一墙之隔的复兴公园,开展研学。

校长冯强介绍,复兴公园是向明初中“城市梦想家”计划的第一站。如今,青少年走出校园的机会并不多,为了让每一次行走更有价值,留下更多收获,向明初中和同济大学团队合作编写了研学手册,便于同学们搜集素材,完成任务,记录灵感,从而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用识花软件辨认一下熟悉却叫不出名字的小花,再为它画一份速写;一层海绵、一层花材、一层衬纸、一层干燥版,层层叠叠铺好,再用两块压板上下绑紧,试着用特别的方法留住春景;拿出便携式显微镜对准一片普通的树叶,看看放大的画面下,会出现怎样奇特的纹路……身着校服的同学们三五成群结伴而行,手中的装备,吸引了不少游人的眼光。

根据手册指引,在复兴公园,对建筑感兴趣的学生尽可以琢磨法式园林究竟有何特点,对生物感兴趣的学生则可以探究在城市公园中,野生动物究竟以怎样的方式和人类共存。“你们现在尝试的素描和拓印是环境设计师的基本功。当你没有工具的时候,还可以用脚步、臂展等作为‘尺’来估算长度和面积。”同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吴琪和方菲一边向大家介绍周边景观,一边给同学们进行了简单的职业启蒙。“我们要鼓励学生们到自然中去体验,去发现,而不仅仅是抽取一些概念告诉他。”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吕翰林引导下,另一组同学则忙着对公园不同区域,进行温度、适度、照度、噪声的测量。比对数据后大家发现,树木多的地方,噪音往往较弱,原来,这就是植物绿岛作用的体现。吕翰林说,在他的计划中,如果有时间,还想带着同学们不仅到复兴公园这类城市公园,更到古猗园等园林景区以及城市郊野的湿地公园去走看看。

芳菲四月,花开正艳。“好久没有花这么多时间逛公园了。”这几乎成了少年们的共同感叹,植物类课题自然成为最“时鲜”的选择。“珠颈斑鸠、树麻雀、灰喜鹊、洒金桃叶珊瑚、南天竹……”女生郑子涵如数家珍。她小时候住在复兴公园附近的老房子里,受到生活环境影响,长大后的她成了同学们公认的“动植物控”。她希望有时间和精力,可以尝试从种群分布的角度,重新认识这座儿时的乐园。“哇,看啊!我第一次看到这么清晰的蜜蜂腿,有好多突起!”女生张娴雅在显微镜的发现,很快吸引了姐妹团的目光。“我妈妈特别喜欢种植物,绣球、多肉植物、牵牛花、薄荷……种满了一个阳台。所以我也喜欢跟她逛花鸟市场,买花。“初二(1)班班长金若涵是个爱笑的姑娘,她说,去年因疫情宅家期间,她买了七八种植物种子。牵牛花、波斯菊、金钱菊等从一颗小种子一点点破土,用柔弱的枝条抵抗风雨,还真的开出了小花!这让她真切感到了生命的力量,点滴感悟,则全部写进了作文。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陆梓华 我要爆料 联系电话:021-22899999新民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