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的《人生》影响着几代人的人生

2021-04-10 13:09:17 作者: 路遥的《人生

近期,我们在北京要搞一期纪念路遥的活动,请路遥当年的好友来北京座谈,其中一位就是他的终身挚友曹谷溪老先生。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激动,连忙给我寄了三本他主编的杂志《路遥研究》,我认真地看了这几本杂志感触很深,特写此文。

路遥:1949年12月3日出生于陕西陕北山区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1991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作家路遥,身上闪烁着三个“光环”:1991年3月,路遥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广大读者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2018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路遥“改革先锋,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2019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又授予他”新中国最美奋斗者“的荣誉称号。这些荣誉对他来说是当之无愧的。因为他的作品,真正是用生命写就的:“每天18个小时的写作,小屋子烟雾弥漫,房门后簸箕里盛满烟头,桌上扔着硬馒头、几根麻花、几块酥饼,他头发蓬乱,眼角黏红。“有人总结为,这是一种殉道式的写作。

路遥的人生信条是:”我们应该具备劳动人民的品质,永远也不丧失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感觉。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这也是人们总结的路遥精神。这一精神影响了几代人,也影响了现在的几个名人,如马云、潘石屹等等。

谷溪老师最了解路遥,他是路遥的伯乐,也是路遥的挚友,他还是许多知青的朋友。1991年5月25日,他给当年的知青吴美华的信中写到:”中国寄希望于经历过文革,插过队(特别是延安),又上过大学的这一代知识青年。他们对中国与外国、历史与现实、上层与基层了解得非常深刻,而且比其它年龄知识层次的人最少偏见。比他们大的人不行,比他们年轻的人更不行,我以为中国复兴之日,即是这一代人掌权之时。我的这个观点现在不好讲,将来也会有人反对,但是,历史将应证我的这一见解。“可见谷溪老师不仅是文人,还有着远见卓识的政治预见性。我期盼着谷溪老师早点来北京相见。

我们湖光秋水交流群虽然是个不起眼的文化交流群,但这次我们和外研书店一起举办纪念路遥的活动,感到无比荣耀,我们一定要尽全力把它办好,让路遥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