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外,在中国深山支教10年!为啥拒绝采访,害怕“感动中国”?

2021-04-22 13:19:24 作者: 这个老外,在

卢安克的到来,充当了“父亲”的角色。平时,他会跟学生们一起去种地、赶鸭、放牛……

对于此行此举,卢安克曾表示:“我会每天去一个学生家,与他们生活,轮流做他们身边的大人。”

是的,他和学生走得很近,玩得很好,一些孩子更是直言称:

“他是卢安克,我们都叫他老卢,老卢就是我爸爸。”

04 被视为“偏执者”“怪人”

关于公益,或者是外国志愿者,许多国人喜欢用“高大上”之类的词汇来形容。然而,显然卢安克并不属于这类。

他并不富有,也并不是标准意义上的“才子”。

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用他的话说:

“我并不专业,仅仅是一名教育研究爱好者。”

唯一特别的是,他是一个外国人,跑到了深山里教书,而这,一般人都难以做到。

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些人将其视为“偏执者”“怪人”。

这正如他身上的许多特殊表现一样:

不要钱,也不收礼,不爱喝酒,也不爱吃肉,不谈恋爱也不结婚,乡里人喊他旷课喝酒,他次次推掉,以至于喝酒老乡看到他时,会尴尬回一句:我已经喝够了……

面对“粉丝”的热烈追求,面对女孩找上门来扬言要嫁给他时,他也是一一回绝。

在外人眼中,一个将近40岁的男人,没车、没房,没妻子孩子,跑到深山里当志愿者,更被视为了一种逃避现实,不愿意承担家庭责任的“偏执者”。

卢安克除了行为不随主流,思想上也“独具一格”。

在他看来,教育不是单纯的教学、思想的灌输。这正如他所说:

“教育不是语言,教育就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事情,不管是故意还是不故意,信任和依恋也都来自于此。”

“教育跟生活本身也是分不开的……”

所以,他很少去命令、要求学生去做什么,如何做。和传统的教育相比较而言,他的教育,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这点,在柴静的采访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柴静说,我和卢安克坐在草地上,一大群的孩子趴在他的怀里滚来滚去,我忍不住会去拉住孩子的手,告诉他们,“不要这样”,口中就差没蹦出那句——“阿姨不喜欢这样”。

而反观卢安克,他似乎早已习以为常,没有去制止、也没有批评孩子,要求他们不要这样。

他说:“我知道他们身上以前发生的事情,还有他们不同的特点,都可以理解。”

又如晚上采访他和孩子们,大家都觉得孩子劈柴的动作很感人,让再添点柴。过了一会,摄影师想让孩子带去看看菜地,却被拒绝了。

对于此事,事后卢安克说:

“那时候正烧火,你说你冷了,他很认真的,他一定要把那个木柴劈开来给你取暖。后来他发现,你是有目的的,你想采访有一个好的气氛,有做事情的镜头,有火的光,有等等的这样的目的。他发现的时候,他就觉得你没有百分之百地把自己交给他,他就不愿意接受你,而你要他带你去菜地看,他不愿意。”

在他和孩子面前,节目组的常规采访,几乎是没有办法进行的。

这也正如柴静所言:一看到他, 脑子里就有个嗡嗡的尖叫声音——“这个采访失败了,马上就要失败了……”

因为所采访的东西,根本没有办法整理成块、编辑成条。

05 遁入深山十余载,却也深陷各种“困境”

卢安克害怕出名,但是最终却没有躲过出名的困扰。

他的事迹被网络曝光之后,许多媒体纷纷开始打探他,挖掘他的私生活。

为了避开媒体,他常常跑到学生家里躲藏。

出名之后,卢安克不仅是生活受到了影响,声誉上也受到了诸多负面的评价和指责。

许多人质疑他千里迢迢跑到穷山区来免费教书的目的。

有人说,他是国外派来的间谍,特务军官。

有人说,他是恋童者、同性恋者。

更有人说,他是人贩子……

总言之,人们将能够想象到的一切,可能出现的卑劣行径都想了出来,并尽可能多的冠在他头上。

然而,实质上,他不过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德国人,只是他比一般人更热衷于公益事业。

或许,这是受家风的影响。

这正如他的哥哥在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当志愿者,妹妹在非洲难民署当教师一样,他们都喜欢在自己热衷的领域上,做着类似于志愿者的工作。

此外,他也并不是什么同性恋,他有未婚妻,也同样是一名山区志愿者。

提到这里,当村民得知,卢安克有一个远在城市的未婚妻的时候,心情忽然变得复杂了起来。

人们希望他有属于自己真正的家庭,但是人们又害怕这位“洋教师”、“洋雷锋”会因此而离开板烈。

不过,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卢安克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板烈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