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能否托起那些“隐秘的角落”

2021-04-23 17:40:20 作者: 阅读,能否托

4亿人次在平台拼书,墨菲定律最受欢迎

过去一年,谁是读书消费的新势力?

日前,拼多多发布的《2020多多阅读报告》给出了答案,2020年,超过4亿人次在平台“拼书”,他们“拼”回家的知识,超过11个国家图书馆的藏书。95后、00后占比超4成,已经超过了75后读者的比例。

值得一提的是,95后“小镇青年”成为阅读消费的新势力。数据显示,95后读书用户数量在六线城市的增幅比一线城市增幅高24个百分点,五、六线城市与一、二线城市的95后用户数量占比差距从2018年的18%缩减至2020年的10.6%。

以往我们对小镇青年的印象大概是:杀马特式的古怪造型,爱发土味的乡村日常,一边摆个葛优瘫式的舒服造型,一边刷着快手、抖音,一天到晚打不完的游戏,热衷于没有营养的八卦新闻,理性思考与他们无缘,但个个都是脑洞清奇的网络键盘侠……

但什么时候开始,小镇青年开始热爱上阅读了,而且正以光一般的速度取代传统中热爱读书的主流大军。

是时候研究一下小镇青年为什么开始爱读书了。

崛起的小镇青年

最近一次被“小镇青年”强烈冲击应该源于“小镇做题家”一词的迅速走红,这些出身小城,埋头苦读,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靠着拼命刷题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在千军万马中挤进了一流高校,但进了名校后发现,自己其实泯然众人,与那些出身精英家庭的孩子相比,其实早就输在了起跑线上,由此引发的关于城乡差距、阶层固化、教育不公平等大众最为敏感的话题在网络上一发不可收拾的议论开。

这些所谓的“985废物”自嘲的同时,其实大多数也是清醒的,与其自怨自艾永远走不出困局,不如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就像网络中疯狂传播的那句“你不是富二代,但是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你的孩子成为富二代。”

向上流动,需要时间的积累,积累的过程中,加强认知,利用空闲时间大量阅读是关键的一步。

小镇青年想通过读书实现对阶层跃迁的渴望不止于这些做题家。《2019年中国小镇青年发展白皮书》中显示,和三年前对比,小镇青年正在悄悄发生改变。

调查中95%的小镇青年,对于“学习能够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工作能力”持认同的看法。对于当前自己的技能,70%的人认为比较满意,并且愿意继续提升。而且实际上也的确有70%以上的人参加了自我提升课程,利用业余时间阅读。

而从结果来看,与3年前相比,小镇青年的总体收入提升了52%,月均工资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年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

所以你看,不管他们在社交平台上表现的怎样丧,怎样颓,怎样自嘲,怎样高呼“想要放弃”,实际上,在每一个不为人知的深夜,都有无数“小镇青年”在灯光下默默努力。

就像出生在内蒙古草原,从小热爱阅读的李诞,嘴里说着“人间不值得”,但是一直保持阅读的习惯,疫情期间,他读曾国藩、邓小平,各种高管CEO的自传,并现学现卖,也开始重视公司的管理,为员工撰写《脱口秀工作手册》,还出了一本书。

阅读的确成就了很多小镇青年,为他们普通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如在诗词大会中爆火的外卖小哥雷海为,随身携带《唐诗三百首》,争分夺秒的送餐路上,等餐或休息时,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看书的机会。他说,“一单外卖送到,一首诗也会背了。”

就像董卿所说,“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中国诗词大会也确实让我们看到了很多这样的青年。

这些真实案例也激励着每一个小镇青年,也让他们相信原来闪着光的人生,并不只属于明星,也属于每个热爱读书的普通人。

阅读下沉到乡村

《2020多多阅读报告》同时显示,偏远乡村图书订单量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来自农村地区的图书订单量和交易额同比增长双双超过180%;其中,收货地址为乡村中小学的图书订单量、图书交易额增速也都突破了152%。

电商的兴起,扩宽了乡村人民获得图书的渠道,进一步缩小了城乡间的知识鸿沟。但与城里孩子相比,乡村孩子阅读的情况仍不乐观。

数据显示,73.5%的城市家庭中,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数量超过10本;53.2%的家庭中拥有超过20本适合儿童阅读的藏书。62.9%的家庭中,每年为孩子购买的书籍数量在10本左右。

中国扶贫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此前联合发布针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乡村儿童阅读报告》,该报告显示,“高达74%的受访乡村儿童一年阅读的课外读物不足10本;更有超过36%的儿童一年只读了不到3本书;超过71%的乡村家庭藏书不足10本,一本课外读物都没有的乡村儿童占比接近20%。此外,多数家庭一年内没有添置过新的课外书。”

相关专家分析认为,目前农村青壮年普遍外出打工,乡村里老人孩子居多,这样一方面没有阅读氛围,形不成阅读习惯,另一方面,纸质阅读渠道狭窄,很多家庭没有买课外读物的那笔开销。

由此可见,买不起正版纸质图书是摆在乡村儿童面前的一个难题,让乡村孩子有书可读需要更多的社会合力。

普惠阅读需要更多人参与

为了推广全民阅读,缩小城乡间的知识鸿沟,让所有人都能读上正版的纸质书籍。几年来,各级政府、企业都做了很多努力。在很多地方,乡村儿童的阅读条件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变,这也正是努力的成果。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