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新势力|这位上海科创人的初心与信心:让智能机器人“刚柔并济”

2021-04-30 16:48:16 作者: 科创新势力|

新一代机器人应该能够更好地融入人类环境,以人的方式去工作,还能与人更多地互动更好地服务,甚至能成为人生活中紧密的陪伴者——这是王世全的梦想。

图说:王世全有个机器人梦想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从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到博士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仿生与灵巧操作及人工智能实验室,外加3次创业经历,10多年来,他没有一天离开过机器人。如今,由他创办的上海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用自主创新让机器人更加柔性、灵巧、通用。而他本人,也因此入选最新公布的首届“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同时被聘任为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少有的、年仅32岁的客座教授。

图说:自适应机器人——拂晓

挑战 和机器人一道冲浪

手握球拍,保持运动,即使是在被推搡、不用眼睛看的情况下,也能让球拍上的乒乓球维持完美圆形轨迹——对机器人来说,这一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直到今年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上,非夕的自适应机器人Rizon拂晓完美展示了一套小球平衡游戏,才让机器人家族终于GET到这一“杂技”。而这并不是王世全第一次带机器人冲浪成功。

几年前,由斯坦福科学家们研发的人形水下机器人Ocean One,通过极高的灵巧性,完成了由人类远程控制、成功打捞17世纪法国沉船残骸的任务。王世全就是其设计与开发的深度参与者之一。Ocean One机器人在水下表现出的复合感知,柔韧与灵活,让世人看到了人类与机器人结合后的超凡能力。而他主导的人形攀岩机器人研究于2016年获得国际顶级机器人会议IROS最佳论文奖。

创业 致力解决工业痛点

王世全是80后,2008年考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为优秀本科学生实施“特别培养”的重点学院,有特殊的辅修班——工程高级教育班。攻读机械电子专业的他,在这里接触到光电、热力、计算机等跨学科知识,综合素质大大提升。2011年,王世全在浙大智控所主导完成当年热门的四足机器人项目。

“选择机器人方向,是由于机器人是典型的交叉学科,研究学习的面很广。”王世全一直相信,在机器人领域会有很多创造和革新的机会。现有的机器人技术和方案不能满足很多实际需求。“一方面是当前工业行业内仍然存在大量枯燥重复的人工作业场景,另一方面是自动化场景中机器缺少柔性、通用性、拟人性,而我们团队研究的技术方向,包括力控机器人技术和AI进行深度融合后,可以解决这一工业痛点。”王世全决定回国创业,与AI领域的志同道合者一道开启非夕之旅。

量产 首创自适应机器人

“精细复杂的力觉控制融合前沿的人工智能,可以让机器人以更近似人类的方式工作,在通用性和可迁移上具有天然的优势,这使其能够在工业应用以外更开放更不确定的场景下更好地服务于人类。”他回国后的创业首站,就是上海。创业五年来,非夕专注于研发、生产集工业级力控、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于一体的自适应机器人产品,自主设计和研发机器人本体、伺服驱动、核心传感器、操作系统及算法等关键技术。

特别是在机器人力控方面,团队采用自主研发的力及力矩传感技术,搭配先进的整机力控算法及硬件设计,使非夕自主研发自主制造的自适应机器人产品拂晓,在力觉感知和控制性能相比于其他产品有量级上的提升。拂晓不仅在人类推搡干预下稳定地保持高效工作,还在极不确定的工作环境中出色完成抛光、插拔等任务,强大的稳定性和灵巧智能吸引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力控机器人领域的核心奠基人、世界机器人研究基金会(IFRR)主席、斯坦福大学智能机器人实验室主任OussamaKhatib对此评价说,“发展出一套全新的软硬件技术,将机器人的力控能力带上一个新层级”。

吸引 有经验的资深人才

除了优秀的创始团队,非夕还在上海吸引了大量具有产业经验的资深人士加入,包括来自全球知名机器人公司KUKA、FANUC、ABB、Intuitive Surgical,以及苹果等硬件公司的研发、供应链生产、商务市场人才,共同推进实现了自适应机器人的量产和落地。

目前,非夕正在上海筹建一座全自动无人化的新一代智能工厂,预计三季度投产。“我们正在积极参与自适应机器人国家标准的讨论与制订,希望将自适应机器人技术与产品的探索和创新,提炼为国家通用产品和技术层面的标准,推动国产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王世全心中,专注研发和应用最先进的仿人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技术,并赋能全行业,是初心;创业无坦途,面对干扰,有过困顿,但从未有过折衷或放弃,是信心。

新民晚报记者 马亚宁 我要爆料 联系电话:021-22899999新民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