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月10日新华社报道,为了不使用激素药品,不少新手爸妈喜欢给孩子购买号称无激素的护肤“神药”。但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所谓“神药”其实违规添加了激素,却披着“消”字号的外衣,在市场上大行其道。日前,一位微博博主就曝光了一起疑似婴儿护肤品引发“大头娃娃”的事件。相关视频显示,五个月大的宝宝在使用某品牌的抑菌霜后,发育迟缓、脸部肿大。经相关检测机构检测,该产品激素超标,但涉事企业对此结果提出质疑。目前,当地有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虽然上述事件尚在调查中,相关产品与婴儿的症状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和必然联系,尚不能定论,但某些“消”字号产品的乱象恐怕一直存在。按照有关规定,标注“消”字号的产品只能宣传其消毒杀菌作用,不得添加激素并宣传其医疗功效。而这次的“大头娃娃”,其症状在医学上叫“满月脸”,是长期、超量使用激素的典型表现。孩子家长在看到产品宣称具有“皮肤表面抑菌及日常护理功能”后,容易误认为其是一款“护肤品”。也就是说,如果“消”字号产品在效果宣传上打“擦边球”,就会误导消费者将其当作具有某种医疗功效的产品来使用。
本是“消”字号,却不安分守己,不仅涉嫌碰瓷“妆”字号产品,还揩了“国药准”字号的油——根据有关规定,面霜等“妆”字号产品不允许添加激素,而将激素类药品加入“消”字号产品当中,某种角度上就可以偷梁换柱,因为此类产品的审批监管门槛较低、市面上产品多,被抽检到的概率小。近年来,“消”字号与“妆”字号相互混淆、消毒产品与药品的界线模糊,以及保健品被宣传成药品等现象比较常见。在上述事件中,一款消毒产品同时披上“化妆品”和“药品”两个马甲,使得这起个案更具警示意义。
首先,消费者不能认为只要对治疗起作用就可以用,而不去探究起作用的究竟是什么物质和成分。比如大量使用激素,虽然可以让皮肤过敏或炎症迅速得到缓解,但长期过量使用激素,很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其次,有关企业和产品类似浑水摸鱼的做法,给监管部门提了个醒。2019年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规定,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为假药。这是否意味着,上述产品既可按照夸大宣传、虚假宣传来处置,也可以当成假药论处?须知,二者之间的处罚力度相差很大。如何把握处罚的分寸,如何将防范关口前置到“神药”产生危害之前,需要监管部门认真研究、审慎对待。
消毒产品非法“跨界”,伪装成了“神药”,假如监管仍然“各扫门前雪”,恐怕难免出现一些监管的真空地带,定性和处罚时,也会因界线模糊而难以确定。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做好配合,研究应对策略,用严密细致的规范,倒逼消毒产品、化妆品、药品等“各守本分”,最大限度地保障不同人群的健康、安全甚至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