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儿童医院护理团队。医院供图
护士通过游戏为患儿科普健康知识,减少就医紧张感。医院供图
新生儿科护士为患儿进行术后护理。医院供图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黄伊娜 通讯员 厦童宣)
屡屡刷新纪录,成功救治危重新生儿,不断冲击儿科“塔尖技术”,厦门市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医院)在学科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护理团队也迅速成长,以精湛技艺和优质服务守护患儿生命健康。
经过近七年的发展,厦门市儿童医院在重症专科护理领域取得长足进步,目前已建立体外循环团队、CRRT团队、ECMO团队、早产儿精细化护理团队,开设了PICC门诊及造口门诊,为危重患儿的成功救治保驾护航。
新生儿护理
精细化服务专业用心
一个强大的儿童医院,首先要有强大的新生儿科。厦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的护理团队,为新生儿提供精细化护理。
对于一些患儿来说,出生后和他相处时间最长的不一定是妈妈,而是护士。新生儿科护理团队近期护理了一胎龄27+6周、出生体重998克、颅内四级出血、在外院住院21天后转入厦门市儿童医院的超早早产儿。入院第二天,儿科神经外科医护团队为患儿置入Ommaya囊(微创脑室引流工具),术后须严格保持孩子处于平卧位,按流程挤压脑室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保证颅内压的稳定。“孩子身体各器官都十分娇嫩脆弱,我们就像在呵护一块小果冻似的。”新生儿科护士长李丹表示,无论是换尿布还是喂奶、做检查,动作都要十分轻柔,这听上去很简单,实则十分考验手上的功夫和耐心。
实时监控暖箱的温度、给孩子分次喂奶、换尿布……新生儿科的护士们在3400平方米的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频繁地来回忙碌,一天下来步数都过万,这些“护士妈妈”们每天在医院陪伴患儿的时间比陪伴自己的孩子还要长,时刻守护着脆弱的新生命。
“要有足够专业的护理技术,也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信心、责任心。”护理部副主任叶茹明介绍,该院新生儿科护理团队不断刷新救治记录,包括救治胎龄23+5周470g超早早产儿,运用ECMO技术救治重度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同时开展早产儿颅内出血神经外科、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期护理及新生儿食道闭锁、膈疝、肠闭锁等各类结构畸形围术期监护。
5G时代来临,儿科护理也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今年,该院将建设新生儿随访中心,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与高危新生儿家庭的无缝对接,启动“互联网+新生儿护理”项目,把医院新生儿科专业护理人员请到家,一对一操作,指导宝宝妈妈及家属正确护理新生宝宝,并开展智护训练居家护理,使用科学、专业的新生儿护理方式,帮助新生宝宝健康成长。
术后关怀
全天候守护先心病患儿
厦门市儿童医院是厦门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管理单位,在黄国英名医工作室及长驻心血管专家的指导下,自2019年11月开展心脏外科和介入手术以来,已形成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诊断、治疗、随访一体化救治体系。这些危重症先心病患儿的救治离不开高超的诊疗技术,更离不开护理人员的精细化护理。
CCU(心脏重症监护室)主管护师胡晓杰告诉记者,开科初期,他们就护理过一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患儿。因为主动脉和肺动脉错位,孩子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必须通过手术才能存活。
在市儿童医院,这名出生九天的患儿接受了完全型大动脉调转术。术后由于存在心肌水肿,需要再过48小时才能进行关胸手术。其间,患儿的心脏暴露在外,只有一层无菌薄膜遮盖,不能被挤压、轻易移动,全靠护士们精细护理,24小时轮班照顾,几乎是每分钟都守护在孩子身边观察他的生命体征变化及血压、心律变化,以便于在出现异常的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同时,每隔15分钟还要挤压一次引流管,防止堵管及心包填塞等并发症。在CCU护理团队的精细护理下,孩子顺利渡过难关,最终康复出院。
儿童,特别是新生儿和小婴儿的病情变化快,术后稍有不慎,都可能导致生命停摆,这对护士的护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厦门市儿童医院CCU护理团队熟练掌握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的相关知识,具有解析心律失常的能力,能在日常监护过程中通过心电监护仪的指征表现及时发现严重心律失常,并及时有效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目前,该院CCU护理团队已熟练开展各种复杂先心病术后护理,包括新生儿大动脉转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主动脉缩窄、法洛氏四联症等围手术期护理。
人才建设
完善培训计划成就团队
医院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厦门市儿童医院纪委书记杨晖介绍,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指导下,该院通过公开公平的方式,在全院范围遴选专科护士,并针对他们拟定完善的培训计划,采用多学科培养模式,邀请影像、B超、康复、营养专家定期进行授课指导,创新性举办专科护士沙龙,提高专科护士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专科照护能力,培养系统性思维能力。
临床工作之余,该院护理团队也致力于提升护理科研水平,课题获市级科研立项;此外,还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全国儿科年会投稿优秀论文数量居福建省儿科护理领域前茅。
该院还成立新生儿临床研究护士团队,负责床旁检测和数据录入,并借助科研平台和新生儿随访系统实现转运—入院—随访全流程的连续收集生物样本和流行病学数据,采集尽可能多的暴露因素和结局变量,以期开展规范化高质量临床研究,推进新生儿护理学科发展。
知识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