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第一、专柜正品?这些“大牌”化妆品可能是假的!

2021-05-17 08:57:06 作者: 好评第一、专

追踪中,高邮警方发现这些假化妆品的主要源头来自广西,目前这条地下生产线已经被广西警方依法予以取缔。

最终经统计认定,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案发,短短10个月间,高某某、习某某等售假团伙14家网店共计销售假冒知名品牌化妆品43万件,销售额达1.42亿元,而这些假化妆品的最终流向遍及全国各个地区。

假化妆品普遍重金属超标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虽然从外观上难以看出破绽,但假化妆品的质量却远达不到正规化妆品的生产标准,存在健康安全风险。

高邮市公安局武安派出所副所长 陈健:这些口红、香水可能是在小作坊、黑作坊里面生产的,没有办法达到质检要求。制造的就是低劣假劣产品,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质量问题。比如说重金属超标或者微生物超标等问题,消费者使用过之后会对人体皮肤或者身体上造成一定伤害。

不仅是假冒品牌,重金属还超标,也就是说,网络销售的假化妆品,不仅骗钱还危害健康。那么,关键问题是,为什么假化妆品那么好卖,消费者用心挑选也避不开呢?

制假团伙运营和推广手段足以以假乱真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制假团伙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如此大的规模,在于其具有一套足以以假乱真的运营和推广手段。

为了将这些假冒的化妆品包装成专柜正品,除了产品本身和包装盒按照正品复刻仿冒之外,嫌疑人还伪造了产品品牌授权书、检测报告和购物小票等一系列正品才具有的配套凭证,如果有消费者质疑是假货,客服就会丢出这一系列假凭证来搪塞,以此来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高邮市公安局武安派出所副所长 陈健:从事这个电商有一条地下的黑色产业链,比如说需要一些营业执照,授权书,印章之类的,在地下黑色的产业链里面,全部都能够购买得到。

假货的品牌授权书均为伪造

在售假嫌疑人的工作室,高邮警方查获了多张伪造的品牌授权书和假冒的品牌公章。

高邮市公安局武安派出所副所长 陈健:这就是我们从犯罪团伙里面查获的假冒印章。这是迪奥的印章,这是YSL的印章,这种大品牌的公司,怎么可能公章在一个个体的网店的手上。他们就是通过伪造这些公章,让消费者误以为真或者通过这些公章应付平台的抽查。

售假关键手段是刷单和广告推广

有了几近以假乱真的产品和凭证,售假嫌疑人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提升假化妆品的销量上。除了大量从网络平台上购买出手转让的化妆品网店,真正让这个售假团伙打开销路的是刷单和广告推广。

高邮市公安局武安派出所副所长 陈健:他有很多手段来增加自己的销量,一方面他参与了很多平台的活动,进行促销,打折促销,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真实销售。另一方面,他们找了很多的人,网络的刷手进行一个刷单、巨额的刷单,将自己的这个销量提升到一个档次。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为了让自己的网店搜索排名靠前,售假嫌疑人一方面通过网络刷单制造虚假销量,提升店铺权重,另一方面还通过网络推广让其售假网店的排名尽量靠前。

嫌疑人 高某某:比如说买家打开手机搜口红,你的店铺出来之后一点进去就会产生(推广费),1个人的手机点一下就是1块钱、2块钱,这是(美妆网店)可以自己买的。自己决定买1块钱一次,2块钱一次,5毛钱1次,这是可以自己决定的。在哪个时间段价格不一样,相当于一种推广,广告一打起来,你的店铺永远就是排在第一页。

就这样,通过非法刷单和广告推广,这些售假店铺最终得以持续地显示在平台靠前的位置,消费者只要一搜索口红等关键词,就会跳出这些打着专柜正品实则是假冒的化妆品,逃不开避不掉。

高邮市公安局武安派出所副所长 陈健:这个电商平台Top10里面,已经有一半就是涉案的这些网店了。

网络售假10个月非法获利近2000万元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从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案发,短短十个月的时间,高某某和习某中两个团伙通过网络售假非法获利近2000万元。目前,涉案的14家售假网店已被查封,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网售假冒知名品牌化妆品案屡见不鲜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各地查获的网售假冒知名品牌化妆品案屡见不鲜,今年1月,上海警方查获一起微商销售假冒知名品牌护肤品案,涉及假冒海蓝之谜、兰蔻、SK-Ⅱ等众多品牌;2020年12月,江苏南京警方捣毁了一个销售假冒知名品牌口红的团伙,这个团伙通过网络直播三天售出了15000支假口红。

高邮市公安局治安大队长 顾正义:网络销售假冒品牌化妆品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由于造假成本比较低,利润丰厚,少数不法分子为了牟取利益不惜铤而走险。部分网络销售平台对入驻商家的资质审核不严,缺乏有效的监管,多元化的售假渠道给(市场)监管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等十四部门曾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的通知,通知要求以化妆品、食品、药品等舆情热点为整治重点,集中治理网上销售侵权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此外,通知中同时明确落实电商平台责任,按照《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依法督促电子商务平台落实审查核验等义务。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 陈音江:平台不仅要履行资质审核和日常监管的义务还要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一旦发现平台上的商家存在明显以低于市场价格来销售知名品牌的现象,就应该把它列为重点监管对象。一旦发现确实存在违法犯罪线索,不仅仅要及时采取停止销售的措施,还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不给制假售假行为提供一个深层(生存)空间。

参考近些年我国产品质量总体合格率,网络销售的商品合格率整体偏低,更有一些制假、售假分子专门在网络上销售假货,个中原因我想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分析,网络之所以得到制假、售假分子的偏爱,一定是假货上网路径通、卖得动。提高网售商品合格率的方法说起来也简单得很,网络平台关闭假货上网路径,网络推广停止为假货做广告,假货自然就不会通过网售渠道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么简单的道理,不在于认识起来有多难,而在于网络平台和网络推广的经营者肯不肯放弃协助售假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