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临战状态 多地积极应对强对流天气

2021-05-17 11:22:25 作者: 保持临战状态

在武汉市蔡甸区,5月14日晚,区委、区政府连夜组织人员将受灾群众安置到4个酒店。

位于奓山街道龙王庙社区的华逸宾馆是新集村部分群众的安置点。5月15日18时,吃完晚饭的村民三三两两在宾馆门前的花坛附近散步、聊天。 新集村村民雷贤超说,正在城里干活的他一大早急匆匆赶回村里,看到家人都安然无恙,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目前,雷贤超一家5口住在2个标准间里,房间内卫生间、空调、电视等一应俱全“,房间干净整洁,出入方便,我们挺满意的”。

“每餐三荤一素,这里的伙食还不错,工作人员服务也很好。”75岁的新集村村民梁述鹏和老伴在华逸宾馆安置点吃晚餐时说。街道办为受灾村民拟定的伙食标准是每人每天100元。 奓山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街道和村里组成了3人小组,24小时轮班,在宾馆照顾安置群众的饮食起居。

据了解,当地已经挨家挨户开展房屋定损工作,以帮助受灾群众尽快重返家园。

强对流天气多发为何每次都“猝不及防”?

■新华社记者 黄垚

近期,我国多地出现强对流天气,龙卷风、雷暴、冰雹“说来就来”,让多地群众感到“猝不及防”。气象专家表示,当前我国已进入强对流天气高发季节。强对流天气在不同时段影响区域不同,进入5月,高发区域为长江中下游一带。

“这次混合强对流天气过程有大范围雷电和短时强降水,大部分地区能达到20毫米至50毫米的小时雨强、出现7级至10级大风,局地有冰雹。”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说,本次过程最强影响时段为15日白天至16日白天,影响区域主要在江汉、江淮、黄淮南部、江南大部、华南西北部和贵州等地。

张涛介绍说,强对流天气的成因主要是在大气层形成了上层冷、下层暖的不稳定层结。南方受暖湿气流输送和太阳辐射加强的双重影响,大气低层容易形成高温、高湿的下暖湿结构。一旦有北方冷空气南下,激发对流发生后,自西北向东南各地就会出现强对流天气。

气象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初期强对流天气明显偏少、偏晚、偏弱,4月15日后才开始增多。专家表示,通常强对流天气2月至3月会影响云南、广东、广西等地,3月至4月影响江南地区。但今年4月中旬前强对流天气都较少较弱,到现在进入偏多、偏强阶段,这正是异于往年的地方。

作为混合天气现象,强对流天气包括雷电、短时强降水、大风等,会带来不同灾害和影响。专家提醒,雷雨天应避免去开阔地带,遇强降水不要在山区和低洼地带逗留,大风天要避免高空作业、防范高空坠物等。

“总而言之,强对流天气发生时,最好的防范措施就是减少外出,避免暴露在野外,待在安全、坚固的建筑物里。”张涛说。

“当前,强对流天气预报可以提前数小时到数天,主要是可能性预报。相对精准的预报提前量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而这已接近精准预报预警能力的‘天花板’。”张涛说,“因此,对于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预警,需要社会响应力度不断加大、效率大幅提高,才能及时应对灾害,减少损失。”

增强气象信息就是安全信息的意识

■余辰

近期,湖北武汉,江苏苏州、南通等地出现了强对流天气,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些悲剧令人惋惜,也让我们反思,如果有精准的短时天气预报,也许可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笔者最近在一些省市的气象台调研时了解到,目前我国气象预报的技术、预测能力等能基本满足短时天气预报要求,特别是沿海发达城市,其气象预报能力和水平更是走在世界前列,对于台风及一些大的气象变化趋势都可以做到实时监控跟踪。但是预报信息的发布和传播能否做到及时,覆盖面能否确保广泛,往往取决于地方政府。

气象服务在发达国家是一项基本的公共服务,只要有需求,气象服务就能及时提供。在我国,气象服务也逐渐被地方和企业所接受。福建气象部门就为福鼎白茶的产地主动提供服务,采茶前如果有持续降雨天气,气象部门会告知茶农,茶农得到信息后会提前突击采摘,避免重大损失,气象服务进而成为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而对于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来说,特别是对于野外作业、大型建设工程、重大活动等,气象服务的作用同样重要。

笔者认为,要减少极端天气造成的伤亡损失,关键是政府和企业要提高对气象预报的重视程度,主动与气象部门合作,争取得到有效的气象服务;获取气象资讯后,要及时研判和发布,为紧急应对和应急抢险争取宝贵时间。而作为管理者,要增强气象信息就是安全信息的意识,掌握基本的气象知识,及时指挥停产、避险,这样才能发挥气象信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