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胸部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首席专家陈海泉受哈佛大学布莱根妇女医院邀请,登上“哈佛线上讲坛”,与专家学者分享早期肺癌诊治的“中国经验”。他在讲座中提及:资深烟民被认为易得肺癌,但越来越多数据表明,不吸烟女性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
由陈海泉团队完成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个体化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项目,在国内率先开展“基于社区早期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该项目针对上海闵行11332名50至80岁的居民筛查后,发现27名肺癌患者,不吸烟女性患者占66%,影像学表现为磨玻璃结节患者占70.4%。专家说,“尽管筛查人群是男性多、吸烟者多,但发现肺癌患病人群仍是不吸烟女性患者居多。”
陈海泉团队前期研究表明,90%的不吸烟肺癌患者存在已知基因突变。多个研究直指:体检中发现早期肺癌,在影像检查报告中表现为磨玻璃结节。磨玻璃结节型肺癌,多见于肺癌传统意义上的“低危人群”。陈海泉说,磨玻璃结节在影像学上呈现与周边肺组织密度不一样的结构,即密度增高、但仍能看清楚其中血管纹理,且可对应多种病理类型,包括良性病变、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或浸润性腺癌均可在影像学上表现为“磨玻璃结节”。
发现磨玻璃结节该如何处理?陈海泉在“哈佛线上讲坛”分享团队近年成果。作为一种特殊的临床亚型,磨玻璃结节型肺癌应具体对策分类而治。纯磨玻璃结节呈现在医学影像学上比较均匀;混合型磨玻璃结节表现为“透明度不均”,部分不透明;实性结节表现几乎不透明。这三类肺癌的I期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巨大,分别为100%、87.6%和73.2%。外科手术是治疗磨玻璃结节型肺癌的主要手段,但至于“最佳干预时机”,陈海泉团队认为,对于新发现的磨玻璃结节型肺癌,推荐至少经过4—6个月随访,良性磨玻璃结节通常会在随访期间消失。对于持续存在的磨玻璃结节,若结节为中央型,则进行密切随访;若结节为周围型,70岁以上患者密切随访;若结节为周围型,且患者较年轻,则综合考虑社会和心理学等因素决定是否手术。临床实践中医生需避免过度诊疗,须平衡患者的“获益—风险”来考虑手术或随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