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5月27日消息,今年5月31日是第34个“世界无烟日”,今年世界无烟日的宣传主题是“承诺戒烟,共享无烟环境”。要问创建“无烟环境”的最大挑战在哪里?当属写字楼。
据北京市控烟协会统计,写字楼及办公场所是目前被投诉举报吸烟最多的场所,占投诉总数的一半左右,远超餐厅、社区居民楼和商场。近日,记者跟随北京市控烟志愿服务队进行了实地探访。
地点:富顿中心
现象:犄角旮旯里,往往躲着抽烟的人
从北京地铁10号线B口出来,朝阳区控烟志愿服务队队长李华指了指左手边的一座商务写字楼,“这里就是富顿中心,是被投诉的重点单位。”
在市控烟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控烟信息通报中,富顿中心A座以26次的被投诉数位居第三。在李华的印象里,这个写字楼经常出现在“控烟黑榜”中。
走进写字楼,“大厦内为禁烟区,严禁在大厦内吸烟”的醒目横幅悬挂在大堂上方。警示效果到底如何?李华应了一声,“走,咱们去楼上看看!”
富顿中心写字楼一楼大厅,写有“大厦内为禁烟区,严禁在大厦内吸烟”的横幅悬挂在醒目位置。
乘电梯来到26层。出电梯,走到旁边的“安全出口”,推开消防通道大门,在门口位置记者就发现了一个烟头,显然是刚抽完不久扔在此处的。沿着步梯往下走,短短十几步台阶竟然找到了4个烟头。“这还算好的,以前一开门,满楼道都是烟味儿!”李华说。
富顿中心26层步行梯处,烟头随处可见。
记者发现,富顿中心的安全通道灯光昏暗,空气流动性差,卫生状况堪忧。这也是志愿者们的感受:越是卫生文明差的单位,违法吸烟的人越多。一个个卫生死角,往往成了抽烟人士的“自由王国”。
根据李华的经验,楼道角落、步行梯、卫生间、闲置的杂物间等“犄角旮旯”都是吸烟者最喜欢光顾的地方。绝大多数写字楼通风不畅,需要通过中央空调来保证空气循环,而在这些室内场所抽烟,有害气体也会随着中央空调抵达楼内各个地方。
对策:针对这一问题,提高卫生标准,加大巡检力度是可行的办法,特别是针对消防通道等卫生死角,建议在增加照明的同时,增加烟草感应探头、烟草感应报警及视频监控等技防手段。同时,在抽烟比较集中的时段如午饭后,设置巡检员对重点区域加大巡防力度。
地点:四惠大厦
现象:单位接茬换好似走马灯,没制度管不起来
环境卫生治理,其实只是控烟工作的“入门条件”,写字楼烟味儿不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
位于通惠河畔的四惠大厦也是被投诉大户,记者21日下午来到这座写字楼,步入大厅,保洁阿姨不停地擦洗地面,走进电梯对面的消防通道,步梯宽敞明亮,两位保洁员正靠着栏杆休息。“管这么严,哪还敢抽啊?”一名保洁员感慨,除了11时至12时中午吃饭休息一会儿,每隔一段时间,她们就会把公共区域打扫一遍,“我们在这里打扫卫生,一般吸烟的也不好意思过来。”
卫生做得不错,为何还会被经常投诉?李华向记者道出其中缘由——四惠大厦商户多,流动性大,一些刚来的公司职员不太了解规定,往往趁保洁员不在的时候抽上一口。记者注意到,在该写字楼门廊处,三五个人正在门口吞云吐雾,丝毫不顾忌来往行人的“注目礼”。吸完咽后烟头也是随手一丢,而垃圾桶就在旁边两三米远的地方。李华说,按照规定,“楼顶带盖”的地方都不允许吸烟,门廊虽然是“半户外”状态,但仍属禁烟区域。
四惠大厦写字楼门廊处,三五个人正在门口吞云吐雾。
“如果是过于靠近门口,我一般会把他们往两旁赶一赶,尽量在完全户外的地方吸烟,但也有人不听劝,不少是新来的。”门口值班的保安说。打听到高层有新商户入住,记者乘电梯至5楼,在东侧卫生间阳台处,果然发现了一些残留的烟灰。
面对产权比较复杂的写字楼,志愿者们往往比较“头大”。海淀区控烟志愿服务队队长杜国勇说,辖区内的长远天地大厦就属于这种类型,消防通道的门一推,烟味非常重,被投诉后找到写字楼负责人,往往是“物业推给商户,商户推给个人,等到了落实的时候,人家都已经搬走了!”
对策:商户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的写字楼往往违法吸烟也多,需要建立起一套制度,人换制度不换。写字楼产权方可出台统一的控烟制度,条文逐条细化,在同商户签约时明确告知禁止吸烟区域。同时,留出一部分资金,明确告知如有违法吸烟行为会扣除,起到警示作用。
地点:鹏润大厦
现象:和控烟人士打游击,玩起捉迷藏
杜国勇的手机里,最近推送了不少“中关村e世界”的举报投诉信息。这些信息显示,这座大厦存在着“楼道有人吸烟”“吸烟无人管理,走过场”的现象。但是除了一些简短的文字外,没有提交任何图片或视频信息。“吸烟者往往三五分钟就抽完,如果举报者提供的信息不具体,执法人员在同管理方沟通时就很难有说服力。”杜国勇说。
同样的尴尬,李华也经常遇到过。记者跟随他来到位于霄云路的鹏润大厦,这家高端写字楼自被举报投诉后,一直在整改。见到李华,管理方不停诉苦,“制度也定了,该培训的也培训了,但烟瘾一犯,这些抽烟者就玩起躲猫猫的游戏,根本管不过来。”
“打游击”的队伍里,有普通职员。李华回忆,在同城管执法人员联合巡察时,一些吸烟者看到有人过来,甚至会直接钻到卫生间里不出来。更有一些控烟意识不强的领导,“往往是一些女性同志忍受不了烟味儿来平台投诉,说领导办公室总是烟雾缭绕。”但这些投诉信息往往特意将手机号或个人信息隐去,没有证据,在实际执法中很容易遭遇闭门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