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赵昊 文/田珂 视频/宋洋
面塑,俗称面花、捏面人,是一门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传统手工艺。它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屏气凝视间,用手和简单工具一捏、一揉、一刻,片刻间一个个面人在传承人手上跃然而出。80后的张倍源是西安市非遗“面塑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凭借着这项技艺,他在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匠人匠心”云竞技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中国的面塑技艺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现如今已经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张倍源是家族第五代面塑传承人, 30岁出头的他从小看家里人制作面塑,“这样算下来的话我与面塑已经打了近30年的交道。”
张倍源在日本学习雕塑专业,曾参与制作“火影忍者”、“海贼王”等人气日漫。回国之后的他,没有选择按部就班地去做美术教学、动漫制作等工作,而是捏起了面人。
这一决定遭到了身边人的不理解,但张倍源却有着自己的打算:“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有责任将这门古老的技艺不断传承下去,我希望让更多人的人了解它喜欢它。”
在张倍源眼中,面塑本身是一种表达情绪的媒介,可以创作出无限的内容。回国后,他怀着敬畏之心去感知历史迭代中的文化之美,并向多位面塑非遗继承人虚心请教,学习传统面塑的制作工艺。面团在张倍源指尖上被捏出各种形态,也被赋予了更多现代气息,从传承到创新,张倍源想给面塑带去更多生机。
“为了让年轻人都喜欢上这门传统技艺,我在传统面塑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我把动漫元素运用到捏面人的技法中,让传统技艺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一个个面人造型变得时尚起来”。
张倍源在传承中创新,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比例和颜色搭配用在传统文化里,把动漫手办的原理融入进去,让传统技艺在他手中迸发出不一样的生机与活力。
秉承着“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态度,张倍源在传统面塑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创新,揣摩历史和神话人物性格,使其融合到自己的面塑作品中。
“我希望一方面继承传统面塑精髓,另外一方面在传统基础上开拓创新,立足东方传统民族文化,融汇西式艺术手法,在传统魅力与现代雕塑的艺术思想中寻找共鸣。”
在张培源的众多作品中,丝路风情、神话故事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屡见不鲜。最近,他又将目光投向了新的领域,为十四运会创作的系列作品《舞全运》,已经进入到最后的收尾阶段。
在问及制作《舞全运》系列作品的初衷时,张倍源说,“十四运会能在自己的家乡陕西举办,我也感到很开心也很自豪,我也一直很关注体育,虽然我不能像运动员一样在赛场拼搏,但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十四运会尽自己的一份力。”
“《舞全运》系列我计划制作34件作品,分别代表34项体育项目,目前已经完成30件作品,其他几件也都在收尾阶段。”为了能够更准确地还原运动员的神态、展示运动项目,张倍源经常去十四运场馆蹲点,观察运动员们的姿态动作,时间久了,场馆内的工作人员还和张倍源打起了招呼。
这几年,张倍源的作品逐渐成为各大博物馆、展览会上的常客,同时拥有旅游纪念品和艺术品的双重身份,被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审美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毫无二致地接纳。
“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是以前对面塑艺人的真实写照,但如今,面塑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重视。2011年,面塑技艺被列入“西安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