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泰山财经5月27日讯熟悉齐鲁制药的人都知道,这家拥有62年光荣历史的民族企业,其真正的辉煌,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铸就的。而企业发展的源头则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齐鲁制药集团董事长李伯涛提出:“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龙头,以人才为根本,以科技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这给二次创业的齐鲁制药,血液里从一开始就注入了鲜明的创新发展基因。
当时,在这一方针指引下,齐鲁制药快速成立中心实验室,不断加大投入,自主研发与对外联合攻关相结合,向科技要生产力。
记者了解到,1982年,齐鲁制药成功研制出新产品氨苄青霉素钠,被批准为定点生产企业;1987年,又与山东医学院联合成功开发国家二类抗癌新药卡铂,填补国内空白,在全国迅速引发一场“卡铂热”;后来,重磅新药接连上市,齐鲁制药迎来第一个辉煌10年,到1990年,公司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跻身济南市工业企业20强。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据悉,在制药行业站稳脚跟的齐鲁制药,继续沿着创新驱动的路子埋头向前,“中心实验室”升格为“药物研究院”,科研设备与人才队伍随之逐步升级,科研投入持续加大,都是业内一流或者领先。于是,一系列科研成果纷至沓来,大量临床急需的大品种药品接连不断上市,令同行目不暇接,治疗领域涉及抗感染、抗肿瘤、心脑血管、精神系统、神经系统以及眼科疾病等众多领域,打造出一个令业界羡慕的优势产品线。
依靠创新驱动,齐鲁制药的发展版图不断拓展。重视研发,在这里不是口号,而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投入。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齐鲁制药在研发上的投入都占到销售收入的8%左右。近几年,随着研发投入力度的加大,这一比例在持续地提升。2014年以来,齐鲁制药还相继在美国西雅图、旧金山、波士顿以及上海相继建成4个创新中心,构建起了以济南总部药物研究院为研发主体,上游与齐鲁制药美国公司、国内外创新研究公司相衔接,下游与各子公司研发部相衔接,涵盖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的早期发现、开发、产业化的完整创新研发体系,不断聚合全球医药研发领域的一流科研、商业、管理人才与资源,瞄准世界医药科技前沿和临床急需重大疾病领域,开展多渠道、多种形式的科研攻关。
如今的齐鲁制药,不仅拥有一支国际领先的研发队伍,有专职研究人员2000余人,其中包括100多名拥有包括具有国际视野和丰富创新药物研发经验的行业领军人才。而且,公司不断把目光瞄向海外——斥巨资从国外进口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制药生产设备和研发设备仪器,不断强化与世界先进的合作深度,并与默克、辉瑞、诺华等国际制药巨头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此外,齐鲁制药每年将不低于销售收入8%的资金投入研发,历时八年推出的国内首个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安可达,成为国内肿瘤治疗临床领域最受认可的药品之一。
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科技投入不断加大,2021年将占到销售收入的12%,总投入将在40亿元。齐鲁制药已经上市的药物有200多个,一半是肿瘤领域的,又有大约三分之一是国内首家或者独家上市的药品。在研的项目当中,齐鲁制药也是做全球新、全球好的药物。(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