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我奋力托举你当学霸,你势不可挡成为学渣

2021-05-28 15:48:31 作者: 北大教授吐槽

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我奋力托举你当学霸,你势不可挡成为学渣

青出于蓝,未必胜于蓝

引发全民教育焦虑的热播剧《小舍得》里有这么一段台词:我们这一代人的困扰在于,将来我们的孩子,很可能考不上我们毕业的那些院校。孩子长大后,收入不如我们,职位也没有我们高,这或许是我们必须学着接受的事实。

最近,北大教授丁延庆的现身说法,更是将这个“困扰”从荧幕搬到了现实。

先来看看这位吐槽女儿的父亲背景:

6岁凭借惊人的记忆力背下新华字典,“神童”加冕;读书时以出色的成绩考上北大社会学系;毕业后考上北大高等教育科研所硕士,并成功留校;2001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回国后成为博士生导师、北大教育学院副院长。

这位“神童”没有“泯然众人”,而是充分发挥优势,以学霸的身份一路开挂,稳定在精英人才的金字塔尖儿。

而且,丁教授的妻子也是北大毕业,这样一个高知家庭的孩子,按照常理推断,无论在先天基因上,还是后天培养上,都应该是 “赢在起跑线”的天才少年。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丁教授的女儿读的是北大附小,但是由于天资一般,一度是班里的倒数。

在一个视频里,当被问及“你可以接受你的孩子不如你,考不上北大吗?”时,丁教授充满无奈地回答:那完全可以接受,那必须接受。大概率她肯定上不了我这个学校。95%上不了。

又在另一个视频里边挠头边叹气:差太远了!这就是天道,没办法,你必须接受,不接受能怎么样?她就这样。

这些“吐槽”很快走红网络,“我奋力托举你当学霸,你势不可挡成为学渣”式的调侃,给不少家长送去了共情和慰藉。

丁教授还说,北大教授的孩子,很多都考不上北大。这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现象。

恰好不久前,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也在一次演讲中发表过类似的观点,说她的孩子正势不可挡地成为普通人。

“青出于蓝,却未必胜于蓝”的失落和遗憾,正在成为无数家长心里的痛。虽然清北父母一代开始带头“认命”,但背后的焦虑与不甘,依旧隐隐浮现。

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我奋力托举你当学霸,你势不可挡成为学渣

“平庸”伤害了谁?

在中国,大部分家长是拒绝孩子平庸的,这其中还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家长自己比较平庸,喜欢拿孩子跟别人比。

之前知乎上有个热点问题:孩子很平庸,非常失望,该如何调整积极面对?

提问者是个普通的工薪阶层爸爸,他从小对父亲拿他和别人比较深恶痛绝,可惜为人父亲之后,发现自己竟然成了同样的人,于是一边为孩子焦虑,一边为自己苦恼。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本质,实际上是两层投射,对自己渴望成为龙凤的投射,和对平庸无能的恐惧的投射。

这两者均建立在共生的基础之上。一方面,企图将人生嫁接在孩子身上,通过孩子的“出息”来强大和圆满自我;另一方面,平庸弱势的位置无法占有更多资源,由此激起的焦虑和不安,需要孩子来分担。

所以,类似“鸡娃都是为孩子好,竞争那么激烈,白领总比扫大街的幸福度高”的观念背后,实则藏着家长的“私心”:拒绝孩子平庸,是在拒绝接受自己的平庸和愿望落空。

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我奋力托举你当学霸,你势不可挡成为学渣

第二种,家长本身非常优秀,喜欢拿孩子跟自己比。

一个同事,复旦大学毕业,老公上海交大毕业,两人都是金融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年薪百万。

每每谈及孩子,她总是不置可否地说:那必须比我们优秀,至少也得持平吧,连个复旦交大都考不上,不配做我的孩子。

小姑娘还在读六年级,挺争气,不仅常年雄踞榜首,各种演讲比赛、画画比赛的奖杯也是拿到手软。

但即使这样,依然经常被父母挑剔和嫌弃。好几次听见同事在电话里呵斥:你怎么这么笨呢,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奥数都拿过第一了!

这类型的家长,根本上也是在与孩子共生,但共生的点不一样,主要是自己的高度自恋。

他们是矛盾的:意识上渴望孩子超越自己,或和自己水平相当,以维系高自恋水平,而潜意识上,却可能因为恐惧孩子真正超越自己,而导致自恋破碎,或者共生失败。

也就是说,孩子不优秀,会损伤他们的自恋,而孩子太优秀,可能也会损伤他们的自恋。所以呈现出来的状态是,既强迫孩子向自己看齐,又热衷于通过与自己对比来打压。

孩子能够敏锐地感知父母,在认同混乱之中,为了保持忠诚,保护父母的自恋,潜意识大多选择了“优秀一阵子,但不优秀一辈子”的策略,最终走向平庸之路。

很多“鸡娃”的中产家长抱怨,鸡着鸡着就把孩子鸡成了普通人,我想除了智力的正态分布因素之外,这是一个可能的心理原因。

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我奋力托举你当学霸,你势不可挡成为学渣

学渣的力量

“优秀一阵子”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极强的竞争欲和好胜心。

还是我那个同事,平时也会听见她夸孩子,内容一般是:我家孩子几乎不让人操心,非常要强,考了第二名都会哭半宿,惩罚自己一天不吃饭。

很多父母误以为这是“内驱力”,其实,“只允许自己拿第一”是一种不正常的偏执。

付丽娟老师曾提到: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真的不会在意分数要排第几。除非,第一为了弥补自己的自恋,第二为了让父母满意。

弥补自恋,是因为在父母的比较和打压之中自恋受损;让父母满意,是认同了父母的共生需求,压抑真实自我去讨好父母。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