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妈妈关注什么?降低教育成本和期待更多就业机会成焦点

2021-06-11 09:40:09 作者: 三孩妈妈关注

小女儿上幼儿园后,有更多时间精力的张迪成了一名保险销售员。对于孩子将来是否能上名校,张迪不敢奢望。除了在学校学习文化课外,她只给大女儿报了舞蹈班,让孩子多一些艺术体验。

张迪很想有一个儿子,但她和丈夫并不打算再生三胎。在张迪看来,虽然在小镇生活压力不大,但如果再生一个,经济情况刚有好转的家庭会再次拮据。

多子女妈妈亟待社会支持

面对不断增加的教育开支,一些多子女妈妈选择留在职场打拼。但多数人只能职场失意或干脆离开。

工作10多年,陈晨还只是讲师,很难晋升。当初和她同一批入职的教师有人已经在申请正高职称了。而陈晨读了6年博士,论文一直未能发表,无法申请答辩。在教学之外,她没有更多时间看文献、改论文,至今无法博士毕业。

刚有3个孩子时,陈晨觉得只要自己再努力一点,就可以平衡好工作和家庭,但事实证明“太难了”。她也有放弃工作的念头,想专心在家带孩子。但考虑到家庭多一份收入,3个孩子也能有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她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

今年母亲节到来前,前程无忧发布了《2021职场妈妈生存状态调查报告》。调查显示,职场妈妈选择不做全职妈妈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和满足自己对事业的追求。

该报告还指出,妈妈们产假结束回归职场的主要难度有:无法兼顾工作和家庭、知识技能需要更新、跟不上工作节奏等。

正因如此,在杭州工作和生活的林琳一直不敢再生二孩。她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刚结婚时二人有清晰的计划,用好国家人口政策,至少生两个孩子。现在三孩政策已放开,林琳却连生二孩的时间都挤不出来。

作为从国外引进的艺术类拔尖人才,单位对林琳委以重任。她经常工作到深夜两三点才休息,凭借努力打拼,她很快得到晋升。

今年9月,林琳的孩子即将上小学,一直帮忙照看孩子的母亲打算回老家养老。现在若放下正值上升期的事业去生孩子,林琳很难取舍。“二孩都不敢生,更不用说三孩了。”在她看来,再生一个孩子不仅会影响自己的事业,也会影响老大的生活和教育质量。

“在当下生育观念多元化的时代,经济实力不是决定是否有生育意愿的基本条件。”吉林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教授王晓峰认为,除了人口政策的调整,真正能让人释放生育潜力的是相关配套支持措施,社会福利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多生孩子。

对于支持三孩生育的配套措施,国家卫健委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

王晓峰建议,可以借鉴一些国家的相关经济政策,比如税收优惠、产假、育儿补贴等。此外,他认为政府机构或国有企业开办0到3岁的托育机构,让女性可以带着孩子上班、入托,午休时间又可以探望,是帮助女性更好平衡工作和家庭的有效办法。

“女性既想生育三孩,又想正常工作,势必要付出更多代价。”王晓峰提醒,配套支持政策的落地是一个长期过程,三孩妈妈想兼顾家庭和工作,需要自己先做好各方面准备。

在受访的三孩妈妈中,降低教育成本和期待更多就业机会,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一二线城市生育3个孩子,在住房和教育的投入上压力更大。”林琳呼吁,让职场妈妈有更合理的产假和晋升机会。

对于赵阳而言,等3个孩子都上了小学,她想重新回到职场,但她不确定到时是否还能被社会接纳、是否有可以胜任的岗位。

无论当下处境如何,接受记者采访的三孩妈妈们表示,并不后悔自己当时的选择。她们还有个共同感受,养育孩子的幸福感远大于生活压力。但她们也不会直接建议别人生3孩,毕竟这是件太有挑战的事。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妈妈均为化名,原题为《做三孩妈妈,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