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惊险!与被骗擦肩而过的我总结了3点,一定要看

2021-06-13 00:57:39 作者: 好惊险!与被

反诈骗中心工作人员解答了我的疑惑。如果按路径1,我人直接过去,或者拨打通信管理局的电话询问,这事就结束了,不会被诈骗。按路径2, 选择走转接,电话沟通、然后在线申诉,被诈骗成功的可能性90%以上。怎么骗成功的一会说。那你可能会说,如果选择了路径1,他们这不是白费劲吗?那当然是了!诈骗从来博的是概率。而我回头分析,为什么一开始我不信的时候,他们并不着急心慌挂电话,还要和我一直聊,一会儿给出温馨提示、一会儿告知真实地址和信息、一会儿又是很官方的“我们不是让你相信我,而是来通知你”……这些都是为了博取我的信任,增加我继续跟着他们往下走的可能性。要知道目前的电信网络诈骗基本都是团队操作,而和我通话的时候,旁边有好几个人,一直在给到建议,随时调整话术,他们的工作目标就是,和你一直聊,一直聊,打消你所有的顾虑。就算我选择实地跑一趟,白跑一趟扑个空的人是我,对方损失的成本不过是浪费几句口舌而已。如果是路径2,我接受电话转接,在线申诉是如何被诈骗的呢?虽然没有在我身上发生,但反诈骗中心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的骗术早已升级,在明面上是完全不会涉及银行账号和转账的,而是会引导你做这些操作:1.下载腾讯会议的官方软件,用于视频验证身份(听起来很正规)。2.开启软件后和警察视频对证。这时,你的视频对话方会是一个穿着警察制服的工作人员,所处的环境也和派出所的一模一样(但这一切都是假的)。3.警察制服的工作人员会向你介绍他的身份、工号等,接着会告诉你目前有什么样的风险,你需要配合完成他们的工作。接着,营造出紧迫的节奏,你需要根据他提供的链接进入,收取验证码,一旦你把验证码报给他,你的某个账户的资金就有风险了。4.当然,如果你的警惕性比较高,比如在某个步骤你觉得对方给的链接不安全,对方也会给出另一种选择,使用“分屏”,也就是腾讯会议软件中的“共享屏幕”功能,而一旦开启这个功能,他们就能看到你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包括输入密码时跳动的字符、收到的验证码等,从而转走你卡内的资金。这里要说一下,可能你看到“共享屏幕”这四个字时,会觉得,那怎么能呢?但是,真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那种紧迫的节奏下,一不留神的可能性会大大发生,你回头看都会不相信自己怎么会那么蠢,但这就是人性。▽网上某网友分享的和骗子的腾讯会议

▽假装警察的骗子的QQ号

其实我已经不是第一次接到骗子电话了。去年也接到过一个号称是某天猫店客服,因为新来的实习生归错了档案,把我归入了会员,询问我是否需要补交会员费成为会员身份,如果想撤销会员身份的话就需要按他们的操作来完成。那次我刚挂了电话,就立马接到反诈骗中心电话,说监控到我接到了一个诈骗电话,来询问我是否被骗。我说没有!我怎么可能被骗呢!却没想这次自己还真有一刻就相信了!当我跟反诈骗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回头我要是再接到诈骗电话,跟他们周旋到底,全部流程走一遍,然后分享给大家。工作人员听了,非常紧张,再三跟我说“你不要因为好奇去周旋,因为就算你一开始很清醒,跟他们扯着扯着,就不知道哪步被骗了,相信我们,之前我们就碰到过一个调查诈骗的新闻记者,调查着调查着,自己都被骗了,记者自己都不敢相信,所以骗子的手段不断在升级,不要去好奇!”我听从了她的劝告,请她帮忙梳理出了下面几条最为关键的知识点来帮助大家避免上当受骗。1、千万别太自信!

现在的被骗的,真的就是你们这些高学历的年轻人多!因为现在的诈骗都升级成了视频会议、网络操作,这些东西老年人不会,但年轻人总觉得自己对网络摸得很熟、太自信,结果就被自己的自信麻痹了。骗子的方法越来越隐蔽了,并没有古早的那种直接汇钱那么赤裸裸了。▽现在的骗子招数花样很多,各个年龄段都有相应的骗术。在高额的重大案件中,高学历人群被骗占比更高。

2、只要有怀疑就立马挂,拨打反诈骗中心电话“96110”骗子能成功的关键,靠的就是一直连线。一旦挂断,回到现实世界,很多人就会立刻清醒。所以,当今的高明骗子,在第一通电话一定不会着急暴露钱财方面的目的,他们的第一通电话只有一个目标,让你着急。一旦你在说电话的过程中开始产生急迫感,那就开始渐渐地失去自己的意识,被骗子开始控制。请一定牢牢记住,下面这两个关键词和“骗子”有关。

“紧迫”“挂掉电话你会有麻烦”现实生活中,哪有什么事有这么着急呢?再着急,也不着急你挂完电话打个反诈骗中心的电话核实一下吧?所以,这里再记一个全国反诈骗中心专线号码:96110

3、最有效的防骗方法是:不接陌生电话把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一旦接起,就意着可能性,哪怕只是1%的可能性。正如知乎上一个被骗的人总结的:“不认识的不接,不认识的不加。”

如果工作情况可能会接触到很多陌生号码,那么,至少对于长号码、境外电话一定要能不接就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