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90岁老人把棺材当饭桌,独守2亩大院,看他长寿秘诀是个啥

2021-06-13 11:20:51 作者: 晋南90岁老

晋南农村一直保留着土葬的风俗习惯,当地人把对老人的孝敬甚至和棺材联系到了一起,如果不是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用一副薄薄的棺木发送老人就会被乡邻耻笑,因此棺材的材质多选上好的柏木。

由于以前纯手工操作年代,棺材工序较为复杂(往往还需要雕花、晾干),有些地方就出现了老人过了60岁就请人做寿棺的习俗,一是为了让老人安心,二是为了冲喜、保佑老人长寿。不过一般做好的棺材都会放在一个平时不大进人的房间或窑洞,包严严实实,记得我们小时候如果不小心闯进去就会吓得快跑。前几天我们在晋南乡村采风时,听说一个老大爷天天和棺材睡一屋不说,还用它当饭桌,一起来看看怎么回事。

图中这位老人就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我们来的时候,他正躺在院子里的竹床上风凉。看见我们老人起身迎了出来,得知我们的来意,大爷带我们去他住的窑洞里看看。

老人的家是一个典型的靠崖院,整院子目测有2亩多大,院子里有菜园、鸡窝、猪圈、梨树、5孔窑洞,窑洞之间的距离也是比较远(用当地话就是窑腿比较粗,主要是院子比较长,有足够空间),有4个窑洞的窑面用砖加固了一下,只剩一个窑洞还保留着原始痕迹,不用说就是老人住的窑洞了。

推门进去,迎面就放着一口大棺材,老人说这是自己的寿棺,做好了放在这里20多年了,棺材旁就是他的床,老人说他陪着棺材睡觉也都20来年了。我们看到棺材上铺了一层塑料纸,放着各种生活用品,还有吃饭的碗盆。看样子是把它当桌子了,全然不顾棺材一头大一头小还不水平。影友不解地问老人,老人轻描淡写地说,这有啥,早晚都要住进去的,活了一大把年纪啥事没有经历过,自己从来不避讳,这棺材放在这里也是放着,何必再弄个饭桌占地方,把棺材当饭桌,陪着棺材睡更无所谓。

老人坐在床上和我们聊天,一位朋友问他多大了,老人笑笑说,让我们猜猜,朋友说大爷今年快80岁了吧,老人摆了摆手,说自己90岁了,大家有些不相信眼前的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竟然都90岁了。朋友问老人的长寿秘诀都有啥,老人笑笑说,没有啥秘诀,要是说有就是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不喜欢吃肉,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劳动,一辈子都闲不住。但是他自己觉得最关键的就是心态好,活了90岁从来没有和人吵过架红过脸,

老人说,这个院子是自己年轻时一点点开出来的,那会没有窑院表一说,自己看好哪里了下气力开就是了。和老伴在这里住了一辈子,养育了4个儿子,娶了4个儿媳妇 (我们看到的装饰过的窑洞应该就是娶媳妇时弄,晋南农村以前孩子结婚时都在老院子里办事,等以后批了宅基地盖了新房子再单住),老伴前些年走了,现在就自己住在这里。

4个儿子和儿媳妇一个比一个好,都很孝顺,说他年纪大了,不让他干活,他闲不住就在院子里开了一片小菜地。老人说,人干了一辈子不能歇,一歇就浑身出毛病,就像机器长时间不用就会坏掉了,适当一些农活,权当是锻炼身体了。他不愿和儿子们住一块,不自在,儿子们不放心,就换着班,谁有空就谁来,晚上陪他在老院子里住。今天是小儿子陪他,眼下刚好是麦收时候,儿子一早就下地收麦子去了,要是在家一定留你们吃个饭,我们赶快谢绝了老人。

院子里的还有两片小竹林,老人说,由于今年天气太旱,竹子长势不是太好。以前家里种菜时,黄瓜豆角搭架子都要用道到竹竿,全靠这片小竹林了,如今也不种菜了,留着这片竹林长长竹子也不错。

热情的老人坚持要把我们送出门外,并一再叮咛,到秋天家里的梨和枣就熟了,一定要过来尝尝,再陪他聊聊天,给他讲讲城里的稀罕事。我们已经走出老远,回过头望去,老人还伸着半个身子望着我们,望着他目光我们霎那间读懂了老人的希翼:人老了最怕孤单,尤其是相伴大半辈子的老伴走了,留下孤零零的一个人。

孝顺不只是物质上的不缺吃不缺穿,俗话说,冷暖自知,看似平静的背后是老人无尽的孤独。这一点是我们在乡下采风时遇到的独居老人的共同问题,现代社会节奏快,竞争激烈,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都大,老人一般都能体谅孩子,饶是如此,还是应该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听听他们的唠叨,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追悔莫及。(更多图片故事点击关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