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老赖不入刑,一切等于零!对于“老赖”入刑,你怎么看?

2021-06-13 18:33:36 作者: 都说老赖不入

法院生效判决的执行,确实都是难题!依据最高院官网的数据,截止到2021年6月3日,现有失信被执行人数量已接近653万人!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据,甚至多数城市的人口数量都不及这个失信被执行人数量。

在这些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成为执行最常见的现象!

债权人花了时间,花了精力,花费了律师费、垫付了诉讼费,好不容易拿到胜诉判决,最后发现没有财产可供执行,一分钱也没拿回来。虽然我们规定了一些执行惩戒措施,但不少失信被执行人根本就不在乎,所能起到的惩戒作用甚微。

为了判决能够执行,不少人就提出各种要求。有的要求父债子还,要求执行子女的财产来清偿债务;有的甚至要求不管一切,应当直接将老赖入刑,甚至喊出“老赖不入刑,一切等于零”的口号。

不过对于老赖入刑的这个说法,我们还是要客观的对待。

老赖入刑,我们并不是没有法律规定,这个对应到法律上叫“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罪”,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拒执罪。

根据刑法规定,“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罪”是指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情况。

对于这种有能力履行而不履行,还通过转移、隐瞒财产来逃避执行的行为,确实应当予以打击,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这类行为因为取证存在难度等问题,也并不容易追究相应的责任。而且对于没有能力履行判决的情况,属于客观不能履行行为,也确实不符合追究刑事责任条件。

对于现阶段没有能力履行,并且具有履行态度和履行意愿的人员,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我们若是对这类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他们就没有办法工作,没有办法赚钱,更不可能履行判决。所以,这类人只有让他们继续工作,债权人的利益才有可能得到保障!

当然,执行的难题在于认定到底是真的没有能力履行,还是有能力拒不执行。

现在法院的执行基本都是在系统查询,确认被执行人是否具有房产、车辆、存款等财产。没有查到财产的,便属于无财产可供执行。但现实中各种逃避执行的行为屡见不鲜。

想要确认被执行人是否属于有能力而拒不执行,可能需要通过科技手段,结合大数据分析,以及公安机关、产权机关等多部门配合才能实现。

有的人提出,对于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法院可以移送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审查确认是否涉嫌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罪。

我们认为,应当强制被执行人履行财产申报义务,以及签订相应的承诺书。一旦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申报内容虚假,或没有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个时候再以此追究相应的责任,甚至是拒不执行的刑事责任。

来源:简理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西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