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为何深得仁宗信任,得罪权贵还能善终,和狸猫换太子毫无关系

2020-08-27 13:25:55 作者: 包拯为何深得

历史上刚正不阿,为坚持自己心中正义得罪党羽的人有很多,但是大多都没有好下场,例如明末清初时期《口技》的作者林嗣环,因为在职期间看到了平南王和靖南王的部下时不时就会仰仗主人之威欺压老百姓,心中不忿,出面为老百姓主持公道,公正的处罚了这些部下,林嗣环做的并没有错,也完全是按照清朝的法律来执行处罚,然而这不但没有为他的仕途增加功绩,反而让他丢了官职,被发配充军,明明做了好事却被处罚,这让林嗣环很是不平,最终整日抑郁,病死在西湖。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就算你是遵从国家律令秉公执法,只要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那下场必定是很凄惨,历史上这样的人和事还有很多,无一不证明了这个道理。

包拯却不同,据记载,在包拯这一生从政期间的得罪的权贵达到了六十九人之多,其中不乏权势滔天的大人物,通常来说,这些有权有势的人都是有党羽的,能成为他们党羽的人的权势也不会差,包拯必定会遭到这些人党羽的报复,或在上朝时直接弹劾,或暗地里做些小动作。但是包拯的地位和人身安全都没有遭到很大的威胁,最后还是正常离世,这就十分不符合常理,那么为什么包拯这么特殊呢?

有人说,因为包拯是当今皇上宋仁宗亲生母亲的救命恩人,就是“狸猫换太子”一案中记载的那样,要是没有包拯,宋仁宗的亲生母亲早就饿死在陈州了,宋仁宗对于自己母亲的救命恩人当然要极力保护,这才能显得自己仁义。

那么真是这样吗?如果说“狸猫换太子”这一案件确实在历史上发生过,这种分析自然有道理,只是“狸猫换太子”仅仅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为后人编撰的一个文学故事,如此一来上述分析自然站不住阵脚,那么包拯得以善终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认为有三点。

第一、包拯自身过硬

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包拯能在朝中屹立不倒自身素质过硬是必须的,包拯的廉洁有目共睹,从他临死之时还不忘提醒自己的子孙必须正直,倘若以后从官犯了贪污罪,将被逐出包家这件事可见一二。在强大的自身素质支撑下,包拯的敌人,也就是包拯得罪的权贵的党羽才没有办法找到包拯的致命缺点,自然无法通过在上朝时弹劾包拯将他拉下马。

第二、宋朝不杀士大夫言事官的制度

这项制度是宋太祖在位时期就制定,并且将其刻画在碑上,后是每位皇帝上位的时候都必须先颂此碑上记载的内容,这就和我们现代宣誓一样,所以宋太祖立的不杀士大夫言事官制度被严格的传了下来,包拯时期的宋仁宗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属于宋朝早期皇帝,对于此项制度的执行必然不会打折扣,宋朝的士大夫便可以放心向皇上进谏,提意见的人多了,慢慢的向皇上提意见变成了一件光荣的事情,宋廷的整体氛围如此,包拯身在其中便更不可能受到责罚了,相反还会被同行钦佩。

第三、皇帝的支持,要说到宋仁宗的品质

在封建朝代,皇帝是掌握最高权力者,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整体特性,宋仁宗是一位明君,皇帝本身就是本着对宋朝负责的态度去“经营”这个国家,而身为臣子的包拯,只需要做到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大宋江山考虑,顺了宋仁宗的心意,余下的麻烦事自然有宋仁宗给他端着。

总得来说,包拯之所以得罪权贵还能善终,其自身刚正不阿是第一要素,再者就是宋朝对敢于进谏的士大夫的包容态度,最后就是包拯生在了一个合适的时期,他碰到的是宋仁宗这位明君,这几点综合起来才让包拯在权贵的围攻之中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