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八百里 服务零距离

2021-06-14 02:41:02 作者: 跨越八百里

■通 讯 员 周素萍 张传杰

融媒体记者 杜勇清

日前,清江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收到一面锦旗,锦旗上写有“优抚送上门、温暖千万家”十个大字。很少有人知道,这面看似普通的锦旗,背后有一个跨越了近千里的暖心故事。

送锦旗的是家住上海的王旭辉。故事要从王旭辉的母亲郑耆璞说起。

郑耆璞是上海某部队退休干部,其老伴王永欣是部队离休干部。两位老人与三个儿子均生活在上海,王旭辉是家中长子。2020年底,郑耆璞病故。根据国家《军人优抚优待条例》相关规定,部队退休干部去世后,其遗属可享受一次性抚恤金,抚恤金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放。为此,王永欣向自己在上海居住地所在辖区的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提出发放一次性抚恤金的申请,得到的答复是:王永欣为部队离休干部,无地方户籍,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无法发放一次性抚恤金,建议联系其长子王旭辉户籍所在地——淮安市清江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发放这笔抚恤金。与上述答复一并出具的,还有退役军人事务部关于同类问题处理办法的复函。

前不久,根据上述建议,王旭辉随即与清江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取得联系。“我很清楚,退役军人事务部的复函,只是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并不具备政策效力。而我一直生活在上海,只是户口在淮安,打电话给清江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纯粹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王旭辉感动地说,“没想到,电话打过之后,清江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迅速行动,告诉我需要准备和提供的相关材料。”

不过,郑耆璞的遗属涉及4人,且均身在上海,如果领取这笔抚恤金,需要4人到场,或者4人就抚恤金领取事宜先到上海的公证机构进行公证,然后委派其中1人到清江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办理抚恤金领取手续。

结果,由于王永欣无地方户籍,根据相关规定,上海的公证机构无法对其办理公证手续。鉴于此,王旭辉兄弟三人决定,带上父亲王永欣一起到清江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现场办理抚恤金领取手续。

问题是,王永欣老人已91岁高龄,身体状况欠佳,不宜长途奔波。清江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再次提出建议:“王旭辉兄弟三人与父亲王永欣先召开家庭会议,就抚恤金分配等问题达成家庭内部协议,然后由清江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安排工作人员专程前往上海,当面办理抚恤金领取手续,省去王永欣父子的来回奔波之苦。”

“真没想到,他们考虑得如此周到。”王旭辉说,原本他们父子四人还在商量,能不能租一辆可以躺人的车子,送老父亲到清江浦区跑一趟,清江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建议,为他们解决了难题。

上海与淮安,相距约400公里。几天前,清江浦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驱车奔赴上海,在郑耆璞生前所在的干休所见证下,为王旭辉一家现场办理抚恤金领取手续。办完手续,清江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第一时间将这笔抚恤金打入郑耆璞遗属的指定账户。至此,一件跨越八百里、服务零距离的优抚事项得以圆满解决。

据悉,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清江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行动导向,把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满意度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标尺,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办法推出多项创新措施,做深做细做实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赢得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点赞。 2021-06-14 00:00:00:0——一面锦旗背后的故事15021601跨越八百里 服务零距离/enpproperty

来源:淮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