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作家走走向《收获》编辑部提交了离职申请,将一把黄铜钥匙和离职信放在主编办公桌上,头也不回地离开供职十四年的办公室,开启了自己的创业道路。
如今,走走以创业者的身份出版了自己的新书《想往火里跳》。她将笔探入小微企业的创业之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塑造了一个“嚼着玻璃凝视深渊”的女性形象,其中既有作家、编辑、出版人、创业者、团队老板、70后商场女性等多重社会分身,也有跨国婚姻、癌症患者、被原生家庭弃养的女儿、健身私教课学员等私人生活,以写实的笔触,记录了创业时代光怪陆离的缩影。
6月12日,走走与悬疑小说家兼创业人那多、投资人章炎辉、律师黄华标在上海图书馆展开对谈,与读者分享“文青”转型创业者的故事。
活动现场创业道路的酸甜苦辣
选择创业前,走走在《收获》做了十四年文学编辑,过着朝九晚五的日子,生活轻松而平静,这一切被突如其来的疾病打破——她被查出患上早期肺癌。“当时我躺在病床上,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这样一望到头的生活真的要过一辈子吗?我宁愿去市场上经历意外和波折,我做好了准备。”癌症痊愈后,她选择离职进入商业市场。
怀抱文学情怀的她,初次创业就遭到失败:她所在的行业恰逢寒冬,整体不景气,她的公司也遭遇严重的现金流困境。“当时我的心情十分沮丧,甚至都不愿意把手机正面放在桌上,因为这样会第一时间收到坏消息。我想延迟坏消息的到来,所以每次都把手机反过来。”
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走走又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她的团队开发了能提炼文本关键元素、计算关键词分布及关系、绘制全文情绪曲线的软件“一叶·故事荟”。有了这一软件,无论是纯文学还是网络文学,无论是多长的小说,读者不用阅读全本作品,就能对小说的戏剧性高潮、故事进度、情绪曲线等一目了然。
同样是作家转型创业,那多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他曾经开过一家名叫“赵小姐不等位”的餐厅,红火一时,随着餐厅规模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好,遭遇到的挑战和压力也变大:需要不断更新菜谱、实现连锁运营,对人的情绪和精力消耗是无限的。“当时我面临一个选择,要彻底变成餐厅老板,还是回归创作者的身份,最终我还是放弃了餐厅。现在回想,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走走小说中写到的许多情节,对我来说都似曾相识。”章炎辉说。作为项目投资人之一,他更了解走走的创业道路,也更能感受到她的艰辛与不易,读来十分感慨。在他看来,作为女性创业者,走走遭遇到的困境可能比男性创业者更多,但是她的坚韧和勇气支撑着她将事业坚持下去。“作为投资人,我遇到的女性创业者,往往比男性创业者靠谱一些。”他笑称。
而在黄华标看来,走走是一位真正的创业者。“很多创业者为达到目的不惜采取一切手段,逐渐背离了曾经的梦想,但是走走始终保留了自己的初心。就算创业失败,也没有员工背弃、没有尔虞我诈与一地鸡毛,证明了走走的个人魅力。”
用文学记录创业时代
走走提到,她在书中的叙事人称上尝试了创新。“我一开始用第一人称写,回头看发现会有一股怨气。这种怨气不是技术可以控制的,是忍不住的宣泄表达。”为了消解怨气,她又用了第二人称。“这篇小说一共两个声部,第一个是‘我’,第二个是‘你’。我发现用第二人称写作会有抚慰作用,对自己的理解、关照多一些,但情绪宣泄的部分会减弱。而采用第三人称‘他’的时候,写作者则彻底转向他人立场,与笔下人物保持一定距离。”
在章炎辉看来,有了扎实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小说中勾勒出投资人群像有血有肉、十分真实:有想买断公司的、有想挖技术墙角的、有想趁虚而入的、有完全不看好这笔投资前景的、有和小说主人公发生婚外恋情的、有各种靠谱不靠谱的、有比创业者主人公年纪还轻的、有真心帮助小说主人公创业的、有北京的、有杭州的等等,读来仿佛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再现,呈现了互联网下创业时代的众生相。
出版编辑王苏辛提到,走走一直是富有生命力的写作者,她的文字鲜活且有力量,能将不同精神状态和具体面临的困境放在同一生命形态中呈现,面对作家、出版人和创业者的不同身份,她的转换十分自如。
“我一直觉得走走是比我更年轻、更有活力的人。”王苏辛说,在她看来,《想往火里跳》不是人们想象中传统的创业小说,不为宣扬某种成功的价值观,而是告诉人们拥有全新的生命体验后,个人的状态会有怎样的变化。“如果没有这样的体验,生活就会变得崩溃而绝望。”
她也提到,无论是写小说、创业还是其他,走走似乎一直在面临各种失败和挫折,但是她总是能很快振奋起来,在哪里跌倒又在哪里站起来,“走走似乎一直在尝试、探索、学习,再次遇到她,无论她又有怎样新鲜的尝试,我也不会感到惊奇。”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