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英雄的故事 讲给孩子们听

2021-06-16 04:28:05 作者: 把英雄的故事

■记者 朱文

直到现在,忆起1984年的那段峥嵘岁月,59岁的顾根荣说着说着几度哽咽落泪。“我不是英雄,但我要宣讲英雄”,退伍后的他怀揣着一股热情和信念,成了一名老兵宣讲员。

顾根荣居住在周王庙镇双涧村,见到他时,他特意穿上一件印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参战老兵”的黑色T恤,并把它视如珍宝,“这是我们战友聚会时专门去定做的。”

这两年,顾根荣先后成了周王庙镇老兵宣讲员、网格初心宣讲员,去年还被市关工委聘请为海宁市关工委爱国主义讲师团讲师,他经常走进学校、企事业单位、村社区讲述他的故事。

顾根荣于1981年10月参军入伍,参加了1984年7月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这也是他最记忆犹新的一段日子:当时,顾根荣所在全团部队正在安徽广德地区进行野营训练,7月12日傍晚,突然一份上级电报,全师要赴滇参战。顾根荣所在连128名参战人员,人人理光头发,甚至还写好了遗书,只等上级一声令下,随时奔赴前线。

在前沿阵地上,顾根荣跟战友们经历着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一起抗潮湿,战雨雾,蹲猫耳洞,忍受蚊鼠叮咬,抗击敌人炮击,打退了敌人上百次反扑,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

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前线将士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强大精神力量。当敌人的炮弹像雨点般向老山袭来的时候,团指挥所通往各营的电话线全部被炸断了,不及时接通就无法对敌进行反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线班长严国和带着新兵王立国,冒着枪林弹雨艰难地寻找着炸断的电话线,就在他们刚找到被敌炮炸断的电话线断头时,一群炮弹呼啸而来,1发、2发、3发……一发炮弹在严国和身后方几米处炸开了,一块蚕豆大的弹片从他的左腋下穿过胸膛而出,随后又一块7厘米长,2厘米宽的弹片炸中他右颈部动脉血管,顿时鲜血喷射而出,严国和就这样离开了与他生死与共的战友,年仅21岁。

顾根荣接到了战友牺牲的噩耗,再也忍不住情绪,失声痛哭起来。严国和来自江苏盐城,与顾根荣同一年入伍,进了同一连队,平日一起住,一起学习,一起训练,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人在线路通’,这是我们通信兵常喊的口号。”顾根荣说。如今,每次去宣讲,他会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情到深处,他总忍不住泪洒当场。尽管每讲一回,心头总要疼一回,但他却始终觉得这样的故事必须让更多人知道。

有一次,他走进周王庙镇中心小学宣讲,看着台下的每一位“红领巾”都听得很认真,全程没有一个人低头说话,顾根荣倍感欣慰。“我们这代人,从小到大变化特别大,国家会有今天翻地覆的变化,是我们以前从未想象过的。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国家曾经遭遇过的苦难,那么多人为了国家牺牲。我去宣讲就是要告诉更多人,尤其是告诉青少年要爱国,对国家多做贡献。”他动情地说。

人物名片:顾根荣,今年59岁,于1981年10月参军入伍,1986年1月退伍,曾经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现在他成了一名老兵宣讲员,经常走进学校、企事业单位、村社区开展爱国主义宣讲。

来源:海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