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后“斜杠青年”:边种蓝莓边讲物理

2021-06-16 04:25:36 作者: 90 后“斜

游客在王春森的园子里采摘蓝莓。 受访者供图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颖昳

6月8日,在蓬溪县大石镇泉程村,真滋味蓝莓采摘园80多亩的蓝莓树枝头上已挂满了沉甸甸的小浆果。采摘园负责人王春森指导工人穿梭在绿叶丛里采摘果实,忙得不亦乐乎。

王春森出生于1992年,是大石镇人。他是农场主,2014年随父亲返乡创业种植蓝莓,带领乡亲共同致富;他也是科普博主,在网络平台科普物理学知识,收获粉丝超14万。他称自己是“不专心”搞农业的“斜杠青年”。两个毫不相干的角色是如何在他身上灵活转换的呢?

返乡创业种蓝莓

2014年,王春森的父亲王志勇回到家乡,看着满目撂荒的土地,被深深触动了。“我要回来干!”这个念头在王志勇心底蔓延。此时,刚大学毕业、怀揣创业梦想的王春森与父亲一拍即合。

早年间,王志勇到过日本、阿联酋等国家,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注重品质安全和精细化管理的国外现代农业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通过前期考察,蓝莓销售一路看涨,种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先流转一些土地试试!”父子俩将想法化作现实,父亲搞技术,儿子搞营销,经过几个月努力,昔日杂草丛生的土地上,蓝莓苗摇曳着婀娜的身姿。

“通过6年时间,我们把家乡的撂荒地,变成了果香四溢的致富湾。现在农场有80余亩蓝莓、10余亩黑树莓和10余亩立体草莓。”王春森谈起家乡的变化,言语中满是自豪,“我们采摘园累计为10万人次提供了蓝莓鲜果采摘服务,满足了遂宁市50%以上蓝莓鲜果需求,同时解决了 17 户村民的就业问题。”

王春森坦言,回乡创业,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完成父亲和爷爷的心愿,“他们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而我爱他们爱得深沉。”本以为完成了品牌建设,打通了销售渠道过后,返乡创业就算是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创业的复杂性远超想象,现在的好多环节已经和我绑定了,这个句号怕是很难画得圆满。”

视频博主传递价值

由于农场已经慢慢走上正轨,王春森从去年开始,把一部分精力转移到了做短视频上。

“之所以会选择做短视频,一方面是因为热爱,我认为自己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是一种价值的传递;另一方面我也在思考能不能通过直播带货,为蓝莓打通网络直销的窗口。”王春森告诉记者,他毕业于湘潭大学物理学专业,去年初,看到别人在抖音上讲关于物理学中“熵”的视频,“当时我觉得自己也可以讲,于是就试探性地开拍。”

记者打开王春森的抖音账号,发现他总共更新了95个作品。他略带风趣地讲解了黑洞蒸发的霍金辐射、蝴蝶效应的混沌理论、期权定价的BS方程,解读了高考新政和强基计划,也从理科视角解读了“爱”是什么……

截至目前,王春森的账号在全平台累计播放量已超6000万。在他看来,“这一切相当巧合。”“前几年一直在农村,有时间看了比较多书籍,积累了大量的谈资,在短视频里面就有内容可以谈;也恰好,创业做了几年销售,锻炼了交际能力,才在短视频里面有形式可以表现。”

经过了1年多的时间,从刚开始的镜头尴尬恐惧症,到现在能够较为规范地表达,“我自己感觉进步挺大的。”王春森说,他非常高兴能够从事科普工作,每一天都可以产生新的思考。

面对未来,王春森的目标是维持农场现有规模,并慢慢淡出管理,待抖音粉丝过百万后寻找天使投资,将单打独斗的科普自媒体变成规范的知识付费的产品,全职探索科学传播更高效的途径……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