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血脉”的守护人

2021-06-17 09:38:35 作者: 城市“地下血

◎徐报融媒记者 梁晓琳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把雨情当作命令,把吃苦当作乐趣。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的身影总会出现在这座城市最不起眼的角落,而且多数时间是在地平线以下,他们就是下水道四班,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地平线下的太阳”。

一身污泥,一手老茧,这是一份又苦又脏的工作。晨曦初露,徐州下水道四班的7名职工便赶赴各自分管的路段,查井盖、掏阴沟。在那狭小的半地下式的道房班里,他们拿着铁锹,戴上工作帽,穿起皮衩子,顺着一根绳爬进了污水齐腰深的下水道里,弓着腰,忍着刺骨的阴冷,顶着浓烈的令人作呕的臭气作业。51年来,下水道四班就是这样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地下“血脉”,月月如斯,年年如斯。

用徐州话说,他们的工作叫“扒阴沟”,就是用人工把下水道的排放物、废弃物捞出来清理掉,又苦、又脏、又累,遇到沼气或堵塞,还会出危险。但是,四班人始终保持了一种心境,叫作“吃苦为乐”;保持了一种情怀,叫作“服务光荣”。现任班长张耀文向记者介绍,从下水道里挖出一桶污泥,少说十几斤,多则三四十斤。记者随张耀文来到位于建国西路主干道上的一个井盖旁,当他打开井盖仔细查看地下堵塞情况时,一股浓烈的恶臭味便扑鼻而来。然而,这样的工作,他已坚持了10年,张耀文说,他在“四班”里还算是比较年轻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张耀文所在的下水道四班,是一个以女性为主的基层班组,全称为徐州市水务局排水管网养护管理处下水道四班,创建于1970年,是一个有上百项荣誉在身的光荣集体,2016年,下水道四班塑像入驻“好人园”。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基层班组,先后产生了党的十五大代表关永淑,十六大代表许光萍,十七大、十八大代表陈秋燕和十九大代表马静四位五届全国党代表。第五任班长、十九大代表马静,正是第二任班长、十五大代表关永淑的女儿。陈秋燕曾说,让党代表荣誉薪火相传的,是徐州下水道四班“宁可脏一人,服务千万家”的精神。在泰山路下水道四班的办公楼上,这10个醒目的大字,是这个荣誉集体“四班精神”的最新表述。

目前,下水道四班一共有7名职工,个个都是党员,主要负责我市110条主次干道附设的780公里排水管网、4万座窨井的清挖疏浚维护管理以及24所泵站的监管和防汛工作。不仅如此,针对弱势群体、学校、驻徐部队、社会福利院等,“四班人”还定期为他们义务服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多年来,班组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工作模式也从建班时推着平板车、穿戴着蓑笠穿梭于大街小巷,转变成如今高压冲洗车、吸污车等现代化机械设备,但四班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底色一直没有变。继续传承“四班”精神,下水道四班为建设美丽徐州贡献力量。

来源:徐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