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太单薄 未能上战场

2021-06-17 09:43:46 作者: 身体太单薄

□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周彬

人物名片:王承学,男,1933年出生,现居于沔城回族镇七红村六组 。1950年参军,在湖南醴陵陆军医院任通讯员,1953年转入湖南军区警卫团,1956年复员回乡。

5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志愿军老兵王承学家里时,他刚从镇上回来。虽然已经88岁高龄,但这位老战士依然精神焕发,思路清晰。

聊天中,王承学谈起了参军经历,他笑着说:“我只是个平凡的抗美援朝通讯兵,没上过战场也没立过功。”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全国各地热血青年踊跃报名参军,保家卫国。在沔阳,也有很多年轻人报名,17岁的王承学便是其中之一。虽然身材瘦小,但自幼在农村长大的他,有着强烈的参军愿望。1950年11月,王承学辞别了父母,正式入伍,加入沔阳县区中队。

经过新兵训练,请战的时候,连长包义方见他身体瘦弱,不适合残酷的战争环境和行军打仗,就把他安排到了湖南醴陵的66陆军医院。王承学至今还记得连长说的话:“小鬼,朝鲜你去不得。莫说是打仗,就是走路你也吃不消。”

前线阵地战斗激烈,后方医院一样紧张。王承学在部队中跟着连长,负责后勤行政通信工作,同时为从朝鲜战场上运回来的伤员服务。后方医院消毒,室内外卫生条件差,王承学不怕苦累,把医护室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王承学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得到战友、上级的一致好评。他带领的警卫团三连三排八班获得“三好班”称号(组织纪律好、军事训练好、文化学习好)。

“为了祖国和人民,自己再苦再累也不要紧。”王承学自豪地说。

环境虽然艰苦,但是王承学在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还抽空学习文化。当时每个月只有6毛钱的津贴,连长见他爱好学习,肯于吃苦,就自掏腰包给他买了笔和本子,让他加强学习。就是因为那时候学习了文化,王承学从一字不识的放牛娃,成长为具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军人。

直到1953年,前方停战,王承学也没能直接上战场,只是在后方做些后勤辅助工作。对此,他也说不清是遗憾还是幸运。不久后,王承学被调往湖南省军区警卫团任警卫侦察通讯员。

复员回乡后,王承学凭着在部队学到的一技之长,先后担任村里的民兵训练连长和会计。王承学言传身教,他的孙子跟爷爷一样,向往参军,并如愿走进军营。

现如今,王承学日子悠闲,身体依然硬朗。每天天一亮就起床,骑着三轮车去沔城街上打一会儿小牌,下午回家打理门前的菜园子。孩子们都在外地,老伴去世后他一个人生活。他说:“现世安稳,才是最好!”

来源:仙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