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去世2年后父亲拒绝再婚”,他让我看到了婚姻最美好的一点

2021-06-19 14:52:07 作者: “母亲去世2

我母亲去世那年59岁,父亲62岁,母亲生病那两年,母亲的吃药、洗脸、梳头、洗澡,父亲从不让我动手。

所有的一切都是父亲自己包揽。

母亲去世2年后,很多人给他说亲,父亲从不答应,我也劝他,找个老伴,或者跟我一起住城里。

但他不愿意,他说要在老家守我母亲三年,三年后如果他行动不便再考虑,如果行动方便,他就一直在老家守着。

我永远记着父亲当时的那句话:

我不会对不起你娘,在我心里,你娘是最好的。于此,至今为止,我的舅舅,舅妈说起我父亲,都是感动佩服。

“母亲去世两年后父亲拒绝再婚”,他让我看到了婚姻最美好的一点——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希望父亲长命百岁,现在我一有时间就带着孩子回家住几天,陪陪他,一个人在老家,真的不放心。

但他就是不愿意住城里,觉得不习惯,我理解,他是不想给我添负担。

平日里,他总是教导我,夫妻之间,应该互敬互爱,彼此担待,不要总是把生活的压力全部放在一个人身上。

自己该承担的,一定要勇于承担,对老公好一点,不要把他当成赚钱的机器,他的话,我一直铭记在心。

父亲对母亲的感情,让我看到了婚姻最美好的一点,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即便母亲人不在了,他依然爱着她,守着她,不愿意让别人走进他的世界,他的生活。

父亲对生病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懂得,婚姻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儿育女,还在于,关键的时刻,有人能够护你周全。

杨澜曾说,

好的婚姻除了爱,还有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以及刻骨铭心的恩情。在这场八千里路云和月,各自冷暖自知的婚姻里,

我们一路牵手同行,慢慢生出了侠义与豪情,宽容和慈悲。这一切,抵过了时光萧索,山河寂寞,让我们无惧生活的七零八落和漫长无味。

我想,父亲和母亲的爱情,就是这样的,美好的婚姻。

因为有他们的指引,我和老公的婚姻生活也渐入佳境。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我们俩在两地工作。

他一个星期回来一次,每次我老公回家都是先做饭,然后等我回家,一回家就是要抱抱亲亲。

每次老公上班前也是亲我一次又一次。

我做什么事,他都支持,即使我做错了,他也从来不怪我,只会安慰我,说是天塌下来了有他顶着。

虽然他还有很多很多的缺点,但在我眼里,他的缺点也很可爱。

老公和父亲很像,他们骨子里都是同一种人,不苟言笑,也从不会说甜言蜜语,但是心里永远会爱着你。

我很庆幸自己此生和母亲一样幸运,嫁了个好男人。

父亲对母亲的坚守,让我明白,什么是夫妻,他们是爱人,更是亲人。

相爱了一辈子,争吵了一辈子,但是,依然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吵架了,也不记仇,看惯了,也不厌倦。

上一秒还在吵架拌嘴,下一秒就可以和好如初。

父亲把母亲当做世间最宝贵,自己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生怕磕着碰着,对待外人严肃认真,对待母亲却温柔有耐心。

他把心底的最柔软的地方都留给了母亲。

而母亲懂得他的不易,用满满的爱与温暖去经营好一个家。

圣经中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婚姻两个字,起笔很容易,想要写完却要用尽一辈子的爱与包容。父亲和母亲的爱情,就是最好的佐证。

长长的婚姻生活中,有许多爱的理由,也是许多不爱的理由,父亲的经历告诉我,即使此时你心中没有爱,但只要以爱的方式行事。

爱,迟早会回来的,好婚姻,就是一场又一次重新爱上对方的过程。

曾经有人说,判断一个女人是否嫁对了,就看婚姻有没有让她变得更好。

我却觉得,婚姻里双方要有厚道的人性底色,就像我的父亲母亲,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让对方变得更好。

这种厚道,近乎英雄主义。

它是看清婚姻的真相之后,依然选择坚守。

从前的从前,我竟然以为,爱,是在一起挣很多钱;

父亲对母亲的感情,让我顿悟,爱是花很多时间在一起,做一些无聊的事。

爱是彼此欣赏,互相成全,爱是不强迫你为了我想要的生活去改变自己。

爱是不离不弃,生死相依,不管你活着还是死去,我的心里只有你一个人。

来源:野草情感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