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里社
2011-12-02 10:23:31   来源:   点击:

    岸里社是台湾中部原住民部落,原属生番,因累代充当「义番」,康熙38年(1699),因效命清廷,多立战功,深受清廷器重与奖赏,而发展成为中部甚至全台湾最有力量的平埔族。更具历史意义的是,在清代台湾中部拓垦过程中,他们与汉人密切合作,促成台中盆地的迅速开发。

    清初岸里社为生番、野番。康熙56年(1717)编着的之《诸罗县志》记载:「岸里、内幽,噍吧哖、茅匏、阿里史诸社,磴道峻折,溪涧深阻。番矬健嗜杀,虽内附,罕与诸番接,种山、射生以食」。显示岸里社经济生活原始,社会习性好斗,与外界关系疏远。康熙55年(1716)之诸罗县给予岸里社示谕中,土官阿穆(阿莫)自称:「穆等原属化外,……原居深山穷谷…」,可见该社原居山中,可能在大甲溪、大安溪中上游。其主要聚居地为大甲溪北岸之蔴薯旧社,在今台中县后里乡。

    清廷治台政策基本上上采取「为防台而治台」,因而设计一些特殊制度与策略,「以番制番」与「以番制汉」之义番政策即其产物。清廷选择岸里社为义番原因至少有三。第一、岸里社位於中部沿岸平埔部族後方,具战略重要性。第二、岸里社故地物资贫乏,族人容易受利诱。第三、岸里社人骁勇善战。相对地,岸里社愿意充当义番与邻近部族为敌是因为经济落後,易受利诱外,他们与中部各族间之历史恩怨、利害矛盾也是重要因素。总之,由於清廷的治台政策、原住民间的族群矛盾与历史恩怨,让岸里社扮演义番的角色,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地位,其重要事蹟如下:

    1. 康熙38年(1699)协助清廷平定吞霄社番之役。

    2. 康熙60年(1721)5月朱一贵事件爆发,土官敦仔(潘敦仔)与通事张达京率岸里社番守大肚溪防卫,截击党徒。

    3. 雍正9年至10年间(1731-1732),助官平定大甲西社所领导之大规模中部平埔族之乱。

    4. 乾隆初年的屡立战功。乾隆2年(1737),後龙、加志阁社不驯,潘敦仔带岸里社人随北路参将祈光瀚、淡水厅同知赵奇芳,搜山擒捕。

    5. 乾隆51年(1786),林爽文之乱爆发,在总通事潘明慈与番义首贡生潘士兴(潘敦仔次子)领导下,岸里大社共有1195名壮番随军征战。

    在经济方面,岸里社领域的扩大,因而得以在拓垦过程中创造厚利。因此岸里社原住地在大甲溪北岸至大安西北岸,渐渐受清廷给予土地而向南、北、东扩张领地;其范围大致涵盖今日台中市以北之台中盆地地域。由於岸里社平添大甲溪南岸之新领地,平原广阔肥沃而水源丰富,之後便和汉人合作,发展精耕农业。在通事张达京与土官潘敦仔的主导下,双方协议以「割地换水」的方式进行拓垦。而拥有土地的岸里社没有资金与技术建筑埤圳,拥有资本的汉人却没有土地,因此由汉人出资建筑埤圳,完工後以部分水权向岸里社换取部分地权,如此双方便都有水灌溉自己的土地。进入嘉庆朝以後,相对於汉人社会在岸里地域的持续扩张与发展,社番却因谋生日蹙、俯仰无资,而开始辗转迁徙,成群离开故土家园。

    而现在的岸里大社聚落位於台中县西北边,在行政区划上属於神冈乡,但事实上离丰原市很近,聚落东界刚好就是丰原市的界线,西边距离神冈市街则还有四公里之远。清代岸里大社的「番王」就住在这个村中,目前村子分属神冈乡的两个村—「岸里村」及「大社村」。村子地势高亢,是神冈乡地势最高的聚落。虽然北边濒临大甲溪,但也没有水患的威胁。在清代的时候,整个村子四周建有围篱,并且设立东、西、南、北四座城门,不过今天都已经看不到了。大社通事潘家,就住在西门附近,本地人俗称为「通事宅」,原本规模很大,但今天只留下大厅堂部份而已。

    参考资料

    1. 施添福〈清代岸里地域的族群转换〉,平埔研究论文集1995,http://www.sinica.edu.tw/~pingpu/education/title.htm
    2. http://www.lib.ntu.edu.tw/CG/resources/Taiwan/taiwan_al_a.htm
    3. 吴密察 兼修 《台湾史小事典》p.52,台北市:远流,2000。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左营旧城遗址
下一篇:巴兰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