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人文 > 历史知识 > 新港文书

新港文书
2011-12-02 10:25:56   来源:   点击:

    17-19世纪新港等社西拉雅人从事土地、借贷活动时以罗马字拼写族语登载之契约文书。俗称「番仔契」或「番字契」。除新港社(今台南县新市乡)外,亦有麻豆、目加溜湾、卓猴等社文书,20世纪台北帝国大学教授村上直次郎整理时以新港社契字最多,统称为新港文书(Sinkan Manuscripts)。

    17世纪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简写VOC)治台时期,神职人员教导新港社等西拉雅人使用罗马字拼音的方法,作为书写、阅读、教习新港语之工具,并用来编纂新港语字典、新港语《马太福音》等。荷兰於1662年投降退出台湾後,新港等社仍继续使用罗马字来记录契约文书,一直到19世纪前叶为止。

    迄今传世的新港文书,系19世纪台湾开港後,西方传教士、探险家、商人等,以及日治时期学者等陆续采集者,由村上直次郎编注为《新港文书》出版。共收录109件,其年代最早为1683年(康熙22年),最晚为1813年(嘉庆18年)。文件的形式分两类:一是全部以罗马字拼音书写的单语文书,一是汉语、罗马拼音字对照的双语文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後迄今,学者王世庆、李壬癸、蔡承维等又采集多件文书,分别发表於期刊,或有复制本藏中央研究院。

    《台湾府志》记载「土番风俗」说:土番「身多刺记,或臂或背,好事者竟至遍体皆文,其所刺则红彝字也。」红彝字即罗马字,显示原住民不只用罗马字书写,还用来纹身。另《诸罗县志?风俗志?番俗》:「习红毛字者,横书为行,自左而右,字与古蜗篆相彷佛,能书者,令掌官司符檄课役数目,谓之教册仔。」教册仔(又作「甲册」),即能书写「红毛字」者,清初因地方行政和赋税之需要,仍保留使用罗马字的能力。但据年代最迟的嘉庆新港文书,则18世纪清朝原住民政策之变动,以及社会剧烈的土地兼并,至19世纪初已不再使用罗马字拼写族语。

    至於新港等族语,日本统治台湾後,语言学者在20世纪初采集台湾语料,此一时期能使用西拉雅语汇者已垂垂老矣,推估在1930年代已无人能说能用,因此沦为死语而失传。

    中文关键字: 新港 , 麻豆 , 目加溜湾 , 西拉雅族 , 番仔契

    英文关键字Sinkang , Madou , Muchialiuwan , Siraya , aboriginal lease

    参考资料

    1. 村上直次郎编。1995。《新港文书(Sinkan Manuscripts)》。台北:捷幼。
    2. 李壬癸。2002。〈新发现十五件新港文书的初步解读〉。《台湾史研究》,9(2)。
    3. 蔡承维。2002。〈清代田寮地区新港社人的地权演变(1736-1895)〉。硕士论文,台南师范学院乡土文化研究所。
    4. 陈秋坤。2004。〈大岗山地区古契约文书的历史意义〉。收於《大岗山地区古契约文书汇编》。陈秋坤、蔡承维编。高雄:高雄县政府。
    5. 翁佳音、吴国圣。2005。〈新港文书典契的解读与格式〉。台南:台南县南区服务中心主办「建构西拉雅:2005年台南地区平埔族群学术研讨会」。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教育改革
下一篇:新埔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