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人文 > 历史知识 > 朱一贵事件

朱一贵事件
2011-12-02 10:27:31   来源:   点击:

    清代台湾第一起大规模的民变。事件主导者朱一贵,福建漳州长泰县人,1714年(康熙53年)来台,在大目丁(今高雄县田寮乡)种田与养鸭为生。1720年福建巡抚吕犹龙,题参台湾知府王珍等亏空官银15万两。王珍为弥补财政上的漏卮,令儿子代摄凤山知县,因勒索地方、强徵银两,而引起民怨。罗汉门(今高雄内门乡)庄民黄殿,认为朱一贵若标榜明朝後裔来号召乡里,归顺者必众。5月14日,朱一贵与同夥52人焚表结盟,砍竹为尖枪,旗旛上书写「激变良民」、「大明重兴」、「大元帅朱」字样,聚集群众千余人在罗汉门竖旗。广东海阳人杜君英亦竖旗抗官,率众欲抢台湾府仓库,两路夹攻官兵,杀参将苗景龙、总兵欧阳凯等。台厦道梁文煊、知府王珍、同知王礼、台湾知县吴观城、诸罗知县朱夔,及县丞、典史等逃出鹿耳门,走避澎湖。

    5月1日,朱部攻下台湾府城(今台南市),追随者共推朱一贵为王。虽然主战场在诸罗(今嘉义市)以南,但整个西部平原都受到波及,全台的城池、营垒大多失陷,只剩台北淡水死守待援。後因民变首领朱一贵与杜君英,因闽、粤畛域而分裂。加上今屏东粤籍移民聚落,成立护庄组织「六堆」,投效清廷,官军得以次第展开反攻。

    7月,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南澳镇总兵官蓝廷珍,分率二万余兵在安平登陆。以优势兵力围攻府城,数战皆胜,朱一贵弃府城,部众溃散,在月眉潭(今嘉义县新港乡)遭擒,解送至北京,凌迟处死。1722年4月杜君英自行投首,亦被押解至北京斩决,事件全部平定。事件後,清廷为澄清吏治,在台湾设置巡台御史。

    中文关键字: 杜君英 , 施世骠 , 六堆 , 台湾府

    英文关键字Du Jun Ying , Sh Sh Piao , Liu Dui , Taiwan Fu

    参考资料

    1. 许毓良。2004。〈清代台湾的军事与社会:以武力控制为核心的讨论〉。博士论文,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
    2. 张莉。1990。〈论台湾朱一贵抗清起义的历史原因〉。《历史档案》,1990(2):90-95。
    3. 蓝鼎元。1958。《平台纪略》。「台湾文献丛刊」14。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延伸阅读

    1. 蔡宏嘉。2006。〈朱一贵事件的领导人及族群分类问题研究〉。《嘉大史地》,1:39-56。
    2. 陈凤虹。2005。〈朱一贵生平传说考略〉。《史汇》,9:119-138。
    3. 松浦章着,李玉珍译。2002。〈康熙六十年台湾朱一贵之乱:江户时代的「台湾风说」之贰〉。《台北文献直字》,139:265-294。
    4. 庄吉发。2000。〈身穿清朝衣、头戴明朝帽:鸭母王朱一贵事变的性质〉。《历史月刊》,153:64-70。
    5. 曾子良。1999。〈「台湾朱一贵歌」考释〉。《台湾文献》,50(3):87-123。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曾维桢
下一篇:朱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