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葆桢
2011-12-02 10:31:46 来源: 点击:
字翰宇、幼丹,出生於中国福建省侯官县的一个读书人的家庭,其高祖父於1734(雍正12)年入籍福建之後,四代均以游幕为业,在衙门中担任俗称的「师爷」或学官。沈葆桢於西元1839(道光19)年中举,1847(道光27)年中进士,随後被选为庶吉士,授职翰林院编修,1854(咸丰4)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次年改任江西九江知府,随曾国藩征剿太平军,1861(咸丰11)年升任江西巡抚,1866(同治5)年授福州船政局总理大臣。西元1874(同治13)年,台湾爆发牡丹社事件,清廷指派沈葆桢以钦差大臣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之身分来台巡视及办理海防,沈氏於审度台湾当时的情势之後,建议联外交、储利器、储人才、通消息四大方向,在政策上包括开山抚番、移驻巡抚等,在建设方面之具体规画包括设置近代化炮台、购置轮船枪炮、安装电报系统及开矿采煤等。於奉准之後,沈氏随即调集人力、分项推动。1875(光绪1)年,沈氏调任两江总督之後,台湾洋务运动之工作由巡抚丁日昌、刘铭传接续完成。沈葆桢所主导完成的建筑物以炮台为主,包括:南方澳炮台(1874),以及安平二鲲鯓炮台(1875,第一级古蹟)及旗后炮台(或称旗後炮台,1875,第二级古蹟)两座近代化洋式大炮台。南方澳炮台由革职留任福建陆路提督罗大春负责督造;二鲲身炮台由候补知府凌定国会同法籍技师帛尔陀(Berthaud)及鲁富设计及监造,雇工兴建;旗后炮台由记名提督唐定奎交由候补知府田勤生及副将王福禄率淮军兴建,而帛尔陀(Berthaud)及鲁富或许参与了规画的工作。沈葆桢於1879(光绪5)年於两江总督任内病故,享年60岁,赠太子太保衔,祀贤良祠,諡文肃,建专祠。
参考资料
- 历史建筑资料库分类架构暨网际网路建置第一期委托研究计画成果报告书/计画主持人林会承教授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沈有容
下一篇:沈知事件
[标签: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