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益昌
- 1999 《存在的未知:台中地区考古遗址与史前文化》台中:中县文化,p.83 – 84。
- 资料库连结:http://twstudy.sinica.edu.tw/cgi-bin/search/one_site.mpl?v=1562
陶器以灰黑色陶为主,亦有红褐色陶。多数含有细砂,少数泥质,间有磨光者。纹饰种类繁多,有圆圈纹、凹弦纹、羽状纹、斜行线纹、菱形方格文、波浪纹、贝纹、绳纹、附加堆纹、彩绘纹等,这些纹饰主题彼此搭配组合,构成各种图案。器形有罐、钵、鼎,有的带有器盖、圈足。石器数量多,类型变化亦较大,有斧锄形器、石锛、石刀、石镞、石球、网坠等。骨器有骨镞。装饰品数量不多,有石环、石玦、陶环、坠形器等。各遗址在陶器、石器的内涵上,虽然表现相当高的一致性,但仍有其各自显着的特色。如营埔之兽足形鼎足、彩陶,洞角之石臼,大坪顶之石英岩石球,芬园旧社、庄後村之陶器几乎都是素面无纹,而且器形也已经开始变化,也许应该把芬园旧社、庄後村这些遗址当成另外一个类型来看待,他们代表的是营埔文化的晚期阶段。
这个阶段人类的生活形态以农业为主体,除了发现大量的石锄、石刀等农业工具之外,在营埔遗址出土的陶片上,曾经发现稻壳遗痕,经监定是属於印度亚种的栽培种,推测当时可能已种植稻米。除了农业之外,狩猎、渔业在河流中游地区也相当发达,在这些地区的遗址中往往可以发现大量的网坠和箭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