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
2011-12-02 10:37:12   来源:   点击:

    史前时代以玉质材料制造的器物通称为玉器。从材料而言,狭义的定义系指矿物学上所称的玉,以台湾而言通常为闪玉,但考古学家一般认为玉器材料属於广义的美石,通常包括台湾玉、蛇纹岩、玉髓、阳起石等,常见的器物包括工具(如锛、凿等)、装饰品以及器物制造过程中的半成品、废料、原料。

    台湾玉器首见於新石器时代早期大坌坑文化,年代至少距今5,500年前开始出现玉器材料制造的工具,如磨制石斧、石锛、石凿,主要发现於台湾北部与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後开始出现玉制装饰品,北部地区的讯塘埔文化、东部绳纹红陶文化、南部牛稠子文化均出现小型的装饰品,其中以垦丁遗址石棺内发现的铃型玉珠与册型玉饰最为有名,显然做为陪葬品使用,此一阶段并大量使用玉材制作锛凿、箭镞等工具。玉器使用大盛於新石器时代晚期,尤其盛行於东部与北部地区的史前文化,例如卑南文化、麒麟文化、花冈山文化、丸山文化以及圆山文化,除日常工具的锛凿、镞矛之外,发现多种不同类型的装饰品,例如玉环、喇叭型玉环、玉耳饰玦、玉管珠,玉铃铛等,以造型奇特的人兽形耳饰玦最具有代表性。

    在台湾玉器使用在新石器时代之後逐渐衰退,进入金石并用时代仅有部分文化持续使用玉器,较着名者如中部地区之大邱园文化、大马璘文化晚期,仍持续制造并使用玉器做为装饰品。

    台湾玉器之原料经研究确认出产於花莲县境中央山脉东侧之变质岩矿脉,尤其以花莲溪支流知亚干溪(寿丰溪)、清水溪一带为主要产地,考古学者并发现平林遗址为其主要制造场所,但亦在台东、埔里附近发现较小型之玉器制造场所。

    从新石器时代早期以来,制造方法均以打剥、切锯(锯崩)、磨制、钻穿、管穿(圆形切锯)等技法为之,但技术逐渐进步至新石器时代晚期为最高峰。由於玉材产地局限於花莲县境,因此可以推知长期间史前文化人群透过交通与交换体系,将玉器扩散於台湾本岛及附属岛屿各地,同时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也将台湾玉器制品或玉料,扩散於环南海区域之菲律宾、越南、泰国等地。

    中文关键字: 大坌坑文化 , 垦丁遗址 , 闪玉

    英文关键字Tapenkeng Culture , Kinting Site , Nephrite

    参考资料

    1. 连照美。1985。《台湾史前时代的玉器工业初探》。国科会74学年度研究奖助研究论文(未出版)。
    2. 刘益昌。2001。〈台湾玉器流行年代及其相关问题〉。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民族学研究所、中国文哲研究所与语言学研究所共同举办。
    3. 刘莹三、刘益昌。2002。〈台湾东部地区考古遗址出土玉器:玉料材质来源之初步研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台湾的考古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玄光寺下方遗址
下一篇:王添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