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毓良。2004。〈清代台湾的军事与社会:以武力控制为核心的讨论〉。博士论文,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
- 谢仲修。1998。〈清代台湾屯丁制度的研究〉。硕士论文,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
- 王慧芬。2000。〈清代台湾的番界政策〉。硕士论文,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
- 郑喜夫。1976。〈清代台湾「番屯」考〉。《台湾文献》,27卷2-3期。
- 戴炎辉。1979。《清代台湾之乡治》。「台湾研究丛刊」。台北:联经。
- 潘大和。1998。《平埔巴宰族沧桑史:台湾开拓史上的功臣》。「台湾原住民系列」5。台北:南天。
- 张耀錡。1951。《平埔族社名对照表》。「文献专刊」。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 陈秋坤。1994。《清代台湾土着地权:官僚、汉佃与岸里社人的土地变迁(1700-1895)》。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柯志明。2001。《番头家:清代台湾族群政治与熟番地权》。「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专书」3。台北: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
在制度上,番屯待遇不差。除了官方拨给养赡地耕种外,另有屯饷可以安家;在实务上,番屯待遇的实际收取,必须有二个前题:一是养赡地贌耕之後,各佃不能抗租;二是官方对於界外埔地的收租确实,未遭顽佃拖欠,否则会影响屯饷的发放。事实上从1810年(嘉庆15年)以後,番屯的运作开始出现问题,包括社饷难收、恶佃欠租、屯丁散去等,屯务逐渐崩坏。台湾建省後,1887年(光绪13年)巡抚刘铭传改革屯务,保留4,000名屯丁,但指挥权交台湾镇总兵官;为因应开山抚番的需求,另成立屯兵营投入战场。屯兵营的兵丁,就是各屯屯丁,以半年为期,轮流抽调接防。番屯最後朝向「防军化」发展。整体来说,屯丁是仅次於绿营、防军,为清廷戍台的主力。
中文关键字: 福康安 , 养赡地 , 屯饷 , 防军化
英文关键字Fu Kang An , provide with lands of support , aboriginal military payroll , Militiaize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