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文龙,《台湾的书院与科举》(台北:常民文化出版,1999),页57-76。
- 王启宗,《台湾的书院》(台中:台湾省政府新闻处,1987),页54。
嘉庆十六年(西元1811年),彰化知县杨桂森亲定白沙书院学规,此学规打破传统,内容深入浅出、不厌其详,为其一大特色,也影响各地书院教育,例如:位於南投的蓝田书院与登瀛书院循用白沙书院之学规;宜兰仰山书院的学规也综合海东书院与白沙书院学规。白沙书院对彰化文教影响极大,道光六年(西元1826年)考选翰林院庶吉士的「开台翰林」曾维桢便是出身白沙书院。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戴潮春之乱起於彰化,攻陷彰化县城後,改白沙书院为应天局,作为向民间抽银、派饭的机构。日治初期,与白沙书院相邻的彰化孔庙被充作警察署,1898年改设彰化公学校(今中山国小前身),以文昌祠、白沙书院作为寄宿生宿舍;1920年代日人实施街区改正,为拓宽道路、整顿市容拆毁不少传统建筑,白沙书院亦遭受拆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