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片器
2011-12-02 10:38:44   来源:   点击:

    石片器是以石片制成的打制石器。所谓石片,是指由一块大石材或石核之上,经人们以敲击或压剥的方式片解出的石头碎片,这些石头碎片有大有小,形状相当不固定。大多数石片由於太碎小,常常被人们视为是敲击石块所产生的废弃物,并不具有使用的价值。不过,有些石片具有特殊之外型且大小适中,人们有的可以直接拿来当作工具使用,有的则刻意再进行加工修整之动作,使石片成为利於使用的形状,这些器物便是石片器。我们常见的石器之中,像是石刀、石箭头,刮削器等,都是属於石片器类型。

      石片器的特徵在於器物边缘相当锐利,具有切割或刮削东西之用途,通常都当作刀具或是刮削器之用。由於其尺寸不大,因此相较於石核器,石片器比较利於人们进行细微之工作。旧石器时代的史前人类,多以狩猎、蒐食腐屍,及采集动植物资源为生。利用石片器,人们得以屠宰动物、细部的分割动物肉类、刮除骨头上的残余肉屑,并且较方便於采集植物资源。此外,石片器的出现,让人们一来可以将动物皮毛之上的肉和脂肪刮除掉,以获取动物兽皮作为保暖之衣服,二来可将最常见的木材加工塑形成木器,这两方面都是人类文化史上相当重要的进展。

      石片器与石核器二者,是考古学者目前所辨识出最为原始的石器类型。石片器的运用,一开始很可能只是个偶然的结果,也就是人们只是随手捡个石片拿来使用,不过对於工具的需求量增大之後,人们便开始刻意地去敲出石片,以用来制造合用的石片器。

      在人类史前史之中,一百八十万年之前出现於非洲的Olduwan文化,是已知最早的石器制造者,该文化中出现了许多石核砍器和石片器遗留。当时的石片器虽然已经是人们有意制作的工具,但因技术相当粗糙,所以器物的外型与大小相当不一致。然而慢慢地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精进,制作石片、加工成石片器的技术也越趋成熟,到了距今十万年前,欧洲地区发展出Levallois技术,已经可以将一块石核压剥出许多大小及外型皆相似的石片,再将其加工成器。人们不但不再像过去总是制造出许多不能使用的石片废料,更能够制作出各式各样器型相当规则的石片器。因此,Levallois文化可以说是一个相当成熟的石片器传统。

      相较於上述非洲与欧洲地区之文化传统,东南亚洲地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一贯持续着原来的砾石石器传统,然而此时期之文化特色在於,除了大型的砾石石器,也共伴出土着许多型态不定的「不定型石片器」(李作婷 2004)。在台湾地区,目前已知长滨文化的长滨八仙洞遗址、小马洞穴遗址,和垦丁地区之鹅銮鼻第一史前文化相等,均出土了不少的石片器。长滨文化的石器类型以石片器占绝大多数,宋文薰先生认为长滨的石器工业可以说主要是属於石片器传统。其中,以自砾石打剥下来而不再加以修整者为最多,偶有二次加工的石片器,修整的部分显示第二次打剥是由一宽面连续加工的(宋文薰 1969)。鹅銮鼻第一史前文化相出土有石片砍器、石片器和废石片等遗物(李光周等 1985)。此外1992年黄士强先生在圆山遗址的旧大鹏剧校之探坑底层,也就是绳纹陶文化层的下层,亦发现一层可能是属於先陶时期之打制石器的分布,其中有石片器17件、废料13件(黄士强 1992)。

    参考资料

    1. Feder, K.L.
    2. 1996 The Past in Perspective : 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Prehistory. Mountain View, Calif. : Mayfield Pub. Co., c1996
    3. Schick, K.D. & Toth, Nicholas
    4. 1993 Making Silent Stones Speak:Human Evolution and TheDawn of Technology. New York : Simon & Schuster, c1993.
    5. 宋文薰
    6. 1969 〈长滨文化─台湾首次发现的先陶文化〉,《中国民族学通讯》9:1-27。
    7. 李光周等
    8. 1985 《垦丁国家公园考古调查报告》,内政部营建署垦丁国家公园管理处,保育研究报告第17号
    9. 黄士强
    10. 1992 《第一级古蹟圆山遗址范围试掘评估报告》,内政部委托,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
    11. 李作婷
    12. 2004 《小马洞穴发掘与石英质小石器类型研究》,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关键词]

上一篇:石珠顶遗址
下一篇:石(玉)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