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时台湾户口调查部编,《明治三十八年临时台湾户口调查要计表(街庄社别居住及户口等)》,(台北:临时台湾户口调查部,1907)。
- 井出季和太,《台湾治绩志》(台北:台湾日日新报社,1937年),页323-325。
1905年(明治38年)5月29日,以敕令第175号公布「临时台湾户口调查官制」,掌理一切户口调查事务。同年又发布一连串相关法令规章,就户口调查事务的内容、实施方法做详细规定。经过一连串的前置作业後,於10月1日至3日,进行实地调查。
户口普查的工作主要由绵密的警察制度负责,以街庄为最小调查单位,当时全台共计有3,017个街庄乡社。其统计资料汇整至各里堡乡澳,最後再汇整至20个厅完成统计。此次调查动员7,405人,花费185,840圆,统计出当时台湾总人口数为3,039,751人,户数为585,195户(此次调查并未包括「生蕃」)。并於1907年(明治40年),由总督府临时台湾户口调查部出版《临时台湾户口调查要计表(街庄社别居住及户口等)》等一系列统计报告书。至此,日本政府大致上已能够掌握台湾的人口动态与人力资料。如此的人地控制,不但为日本殖民政府提供行政上和治安上前所未有的施政及控制蓝图,并且是研究台湾20世纪初期的聚落和聚落发展不可或缺的史料。
日治时期台湾户口调查共有七次,普查主要项目包括家户、人口、居住、性别、年龄、婚姻、语言、教育、种族、鸦片吸食、缠足、盲哑、就业等。此次临时调查的项目较为简略,往後的调查项目略有增减。1920年(大正9年)後,台湾所进行的第三次户口调查,纳入日本本土的第一回国势调查,采用同一套的标准进行。
参考资料